珐琅质的意思、珐琅质的详细解释
珐琅质的解释
[enamel] 见“釉质”( yòuzhì)
详细解释
见〖釉质〗。
词语分解
- 珐的解释 珐 à 〔珐琅〕用硼砂、玻璃粉、石英等加铅、锡的氧化物烧制而成的像釉子似的涂料,涂在金属表面作为装饰,亦可防锈。亦称“法蓝”。 笔画数:; 部首:王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珐琅质的意思
珐琅质(fà láng zhì),即琉璃质,是一种用于陶瓷、金属等表面烧制的一种彩色装饰工艺。它形成一种光滑、亮丽、耐磨损的保护层,使物件表面具有美丽的颜色和光泽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珐:部首王,笔画8。琅:部首玉,笔画12。质:部首贝,笔画9。
来源
珐琅质一词最早起源于火器制造领域,后来逐渐应用于艺术和工艺品上。出土于古代商代的青铜器上,可以见到珐琅质的应用。在我国,珐琅质的制作在明代达到高峰。
繁体
珐琅质的繁体字为「琺瑯質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古代汉字中,「琺瑯質」又写作「琺琅質」或「琺隆質」,但这些写法在现代已经不再使用。
例句
这件瓷器的珐琅质十分精湛,颜色鲜艳夺目。
组词
珐琅质的相关词组有:珐琅工艺、珐琅釉、珐琅盘等。
近义词和反义词
近义词:琉璃质、琺瑯质。
反义词: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