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危扶颠的意思、持危扶颠的详细解释
持危扶颠的解释
扶持危殆局面。语本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。”《汉书·文三王传》“虎兕出於匣,龟玉毁於匱中” 唐 颜师古 注:“此《论语》 孔子 责 冉有 、 季路 之辞也。言虎兕出於槛,龟玉毁於櫝匱,岂非典守者之过邪?喻辅相人者,当能持危扶颠也。” 宋 李纲 《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》:“持危扶颠,允迪栋隆之吉;力小任重,免貽鼎折之凶。”
词语分解
- 持危的解释 扶持危局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继絶世,举废国,治乱持危,朝聘以时,厚往而薄来,所以怀诸侯也。” 唐 杜甫 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》诗:“瘞夭追 潘岳 ,持危觅 邓林 。” 明 王廷相 《慎言·保傅》:“
- 扶颠的解释 扶持危局。语本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危而不持,颠而不倒。”《后汉书·祭祀志下》“语在《章纪》” 刘昭 注引《东观书》:“ 章帝 初即位,赐 东平王 苍 书曰:‘……公卿议驳,今皆并送。及有可以持危扶颠,
网络扩展解释
持危扶颠
持危扶颠(chí wēi fú diān),意思是在危险的环境中扶持挽救面临困境的人。这个词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,分别是“持”、“危”、“扶”和“颠”。
其中,“持”字的部首是手,是表示持握的意思;“危”字的部首是十,是表示高高在上的意思;“扶”字的部首是手,是表示扶持的意思;“颠”字的部首是页,是表示颠簸的意思。
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《庄子》中的一个故事。故事中,庄子告诉人们说:“孔子坐于榆次,曰:夫危樯橹者,其未灭也,于嗟嘘乎!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船只在危险的环境中,人们忧心忡忡地呼唤着援救。持危扶颠这个词就是由这个故事演化而来的。
在繁体字中,持危扶颠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,只是筆劃的书写方式略有不同。
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,持字的旧体是扌寺,危字的旧体是隹寺,扶字的旧体是扌夫,颠字的旧体是千页。
这个词可以用在很多例句中,比如:“在公司的困境中,经理积极持危扶颠,成功地化解了危机。”
与持危扶颠相关的其他词汇有很多,比如:救助、支援、拯救等。
反义词可以是对撞、视而不见等。
综上所述,持危扶颠这个词传承了古代的智慧,是一种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精神。在挫折和困难的时候,我们应该懂得持危扶颠,才能化解困境,走向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