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胪的意思、传胪的详细解释
传胪的解释
(1).科举时代,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。殿试公布名次之日,皇帝至殿宣布,由阁门承接,传于阶下,卫士齐声传名高呼,谓之传胪。 明 沉受先 《三元记·及第》:“金殿传臚第一声,三元连中占魁名。” 清 王士禛 《香祖笔记》卷二:“四月初四日殿试,初七日传臚。” 清 严有禧 《漱华随笔·武殿试》:“ 武举 止有会试,无廷试传臚之例。”参阅 宋 赵昇 《朝野类要·唱名》。
(2). 明 代称科举第二、三甲第一名为传胪。至 清 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。《明史·选举志二》:“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,会试第一为会元,二、三甲第一为传臚云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士阶条例》:“二甲首名传臚,职同将军。” 李劼人 《大6*波》第三部第二章四:“ 川 汉 铁路驻 宜昌 总理,传胪出身,四品京堂。”
词语分解
- 传的解释 传 (傳) á 转(僴 )授,递:传递。传输。传戒。传统。言传身教。 推广,散布:宣传。流传。传名。传奇(a.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;b.中国明、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;c.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)。 传 (傳) à 解说经义的文字:经传。《左传》。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:小传。自传。纪传。传记。传略。树碑立传。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:《水浒传》。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
- 胪的解释 胪 (臚) ú 传语,陈述:胪布(宣布,陈述)。胪言(传言)。胪句(上传语告下为“胪”,下传语告上为“句”)。胪心(陈述心情)。胪唱(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,按甲第唱名传呼召见。亦称“传胪”)。 陈列:胪列。 〔鸿胪〕古代官名。 腹前的肉。 笔画数:; 部首:月; 笔顺编号:
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回复:传胪汉语 快速查询。
网络扩展解释
标题:《传胪》——探究其意义、结构和来源 段落1(标题使用h2标签):词义解释和来源《传胪》是一个汉字词语,意为“传送公务人员”。它由两个部首组成,分别是“传”(右边是「对」,意为传递)和“胪”(音似「路」,古时指官职名称,即“官员”)。这个词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传递国家公务的场景。
段落2(标题使用h2标签):拆分部首和笔画根据拆分部首,“传”字的左边是“ 八” ,而“胪”字的左边是“ 肉”。根据笔画数目,“传”字一共有8笔,而“胪”字则有10笔。
段落3(标题使用h2标签):繁体和古时代汉字写法在繁体字中,“传”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,而“胪”在繁体中可写作「臚」。古代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略微差异,但在传承中发生了较少变化。所以,现代汉字与古代汉字的写法仍具有相似之处。
段落4(标题使用h2标签):例句和应用例句:这位朝廷中忠诚正直的官员积极传胪,为国家做了许多事业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传胪”这个词通常不常用,而在古代中国,传胪是一项重要的公务。它指的是派遣官员前往其他地方执行政府任务,因此在描述古代官员工作时,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较高。
段落5(标题使用h2标签):组词、近义词、反义词组词:传令、传递、胪列、胪陈。
近义词:传送、传达、传递。
反义词:接收、留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