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伏莽的详细解释

伏莽的意思、伏莽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伏莽的解释

《易·同人》:“九三,伏戎于莽。”莽,丛生的草木。后以“伏莽”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。亦指潜藏的寇盗。 唐 李德裕 《授王元逵平章事制》:“始擒伏莽之戎,遽拔升天之险。” 清 黄宗羲 《阎公神道碑铭》:“伏莽一发,必不可支。” 孙中山 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方今伏莽时闻,灾荒频见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伏的解释 伏 ú 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 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 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 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 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 农历划分夏季最
  • 莽的解释 莽 ǎ 草,密生的草:莽原。草莽。 广大,辽阔:莽苍。莽莽(a.形容原野辽阔,无边无际;b.形容草木茂盛)。 古书上指一种短节竹。 粗鲁,冒失:莽汉。莽撞。鲁莽。 姓。 笔画数:; 部首:艹; 笔顺

网络扩展解释

《伏莽》是一个汉字词语,意思是形容景物高大茂盛或是人才出众。它的部首是“艹”和“木”,总共有16个笔画。作为一个繁体字,它的写法是“伏蠒”。在古时候,它的汉字写法是“伏蒙”。一些例句可以有:“山林之间,浓密的树木伏莽而生。”,“这个人才实在是伏莽中出现的佼佼者。”一些与《伏莽》相关的组词可以有:“蓬莱伏莽”、“山林伏莽”。它的近义词可以是“茂盛”、“繁茂”,反义词可以是“贫瘠”、“荒凉”。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!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pLKpnas=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