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格正的详细解释

格正的意思、格正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格正的解释

(1).谓匡正时弊。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“ 王恭 从 会稽 还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《王恭别传》:“ 恭 清廉贵峻,志存格正。”

(2).纠正。 明 李东阳 《孟子直解》:“惟有大臣者道全德备,精神意气自有感格,誉望丰采自能耸动,这等人方能格正君心之非。但君心萌动时,有一不正便格之以归於正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格的解释 格 é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:格子纸。方格儿布。 法式,标准:格局。格律。格式。格言。合格。资格。 表现出来的品质:格调。风格。人格。国格。性格。 阻碍,隔阂:格格不入。 击,打:格斗。格杀。 推究:格
  • 正的解释 正 è 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:正午。正中(峮 )。正襟危坐。 合于法则的:正当(刵 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规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厉色。拨乱反正。 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确。正义。正气。 恰好:正好。正中(恘 )

网络扩展解释

格正(gé zhèng)是一个古老的汉字,意为“端正、规范”。它的拆分部首是“十”和“木”,其中“十”表示数目,“木”表示木头。它的总笔画数为10。 格正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和文化。在古代,人们在举行重要的仪式或活动时,会将木材切割成规则的形状,作为一种象征。这种规则的形状也被用来表示人们的行为和品德应该端正规范。 在繁体字中,格正的写法与简体字相似,只是字形稍有不同。繁体字将“知”字加在“十”字的上方,形成了“塚”字。 在古代,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多次演变。在古时候,人们使用的字形与现代有所不同。相对于今天的字形,古代的汉字更加简洁,很多笔画的细节被简化或省略。格正这个字在古代写作“戀正”。 以下是一个关于格正的例句:“他的仪容仪表始终保持格正,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。” 与格正相关的组词有:规格、正直、正经等。 与格正近义的词有:整齐、规范、庄重等。 与格正反义的词有:松散、邋遢、懒散等。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!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pa+tnKY=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