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冠的意思、挂冠的详细解释
挂冠的解释
[resign from office] 辞官
即解冠挂东都城门,归将家属浮海,客于辽东。——《后汉书·逢萌传》
详细解释
亦作“掛冠”。 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光武帝纪五》:“﹝ 逢萌 ﹞闻 王莽 居摄, 子宇 諫, 莽 杀之。 萌 会友人曰:‘三纲絶矣,祸将及人。’即解衣冠,挂 东都 城门,将家属客於 辽东 。”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逢萌》亦载此事。又, 南朝 梁 陶弘景 ,于 齐高帝 作相时,曾被引为诸王侍读。他家贫,求作县令不得,乃脱朝服挂 神武门 ,上表辞禄。见《南史·隐逸传下·陶弘景》。后因以“挂冠”指辞官、弃官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和左丞庾杲之移病》:“挂冠若 东都 ,山林寧復出。” 宋 叶适 《祭韩子师尚书文》:“愤发挂冠,龠米自炊。” 清 李渔 《玉搔头·分任》:“蒿目为时忧,年未艾,霜雪盈头,掛冠无奈君恩厚,銓衡陪掌,簪缨忝继,君父难酬。”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理水》:“有的咬一口松皮饼,极口叹赏它的清香,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,去享这样的清福。”
词语分解
- 挂的解释 挂 (掛) à 借助绳索、钩子、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高处或连到另一物体上:悬挂。挂图。挂牌。挂锄。挂镰。挂帅(掌帅印,喻居于领导、统帅地位)。披红挂绿。挂一漏万。 牵记,牵连,牵累:牵挂。记挂。挂念。挂
- 冠的解释 冠 ā 帽子:衣冠。冠戴。冠盖(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,借指官吏)。衣冠楚楚。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:冠子。鸡冠。树冠。冠状动脉。 冠 à 把帽子戴在头上:沐猴而冠。 超出众人,居第一位:冠军。
网络扩展解释
挂冠是什么意思
挂冠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指官职或头衔被罢免或辞去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挂的部首是手,笔画数为5;冠的部首是冖(mì),笔画数为2。
来源
挂冠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官职被免去的仪式。当时,官员在被罢免或辞去职位时,会将头上的官帽取下挂在旁边的冠架上,象征着彻底辞职或被解职。后来这个仪式演变成了成语挂冠。
繁体
挂冠的繁体写法为掛冠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挂冠的写法有时候是用竖折钩代替现代的一字形状,例如丿冠。
例句
1. 他因犯错被罚下,从此挂冠隐退。
2. 战争结束后,他主动挂冠回归故乡。
组词
挂职、冠军、冠名、头衔
近义词
辞官、辞去职位
反义词
加冠、授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