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裹尸马革的详细解释

裹尸马革的意思、裹尸马革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裹尸马革的解释

见“ 裹尸马革 ”。


用马皮包裹尸体。形容忠勇无畏,战死沙场。语本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方今 匈奴 、 乌桓 尚扰北边,欲自请击之。男儿要当死於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耳,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?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杨诚斋军门》:“如使 芳 执殳效命,早裹尸马革矣。”亦作“ 裹尸马革 ”。 宋 陆游 《陇头水》诗:“男儿堕地志四方,裹尸马革固其常。” 清 孙义钧 《前定海行》:“裹尸马革壮夫心,囊骨鴟夷忠勇节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裹尸的解释 .包裹尸体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一○五引 唐 戴孚 《广异记·宋参军》:“以毡裹尸,投於堂西北角溷厕中,不胜秽积。”.谓战死沙场。语出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见征人分别》诗:“且当横行
  • 马革的解释 见“ 马革裹尸 ”。

网络扩展解释

《裹尸马革》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形容人物坚定不移、永远保持信念,即使付出生命代价也不会变心。

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,它的部首是“衣”,笔画的总数是18个。其中,“裹”是由“衣”和“固”组合而成,它的部首是“衣”,总共有12个笔画;“尸”的部首是“尸”,有2个笔画;“马”的部首是“马”,有3个笔画;“革”的部首是“革”,有8个笔画。

《裹尸马革》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中国。据说,在北魏国家统一后,有一位名叫靳尚的将军,他忠诚勇敢,不畏强敌。他在作战时,常常用自己的马革包裹自己的尸体,使敌人错误地以为他已经死亡。等到一个恰当的时机,他会突然出现,给予敌人致命一击。因此,人们后来就用“裹尸马革”来形容那些坚守信念的人,即使在危险的境地,也绝不退缩。

关于《裹尸马革》这个成语在繁体中的写法,其实与简体中的写法是一样的,都是“裹尸马革”。所以,无论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,都可以正确地表达这个成语的意思。

根据古代的汉字写法,可以了解到《裹尸马革》这个成语的古汉字写法。例如:“裹”可以用古代的“襁”表示;“马”可以用古代的“馬”表示;“革”可以用古代的“革”表示。因为汉字的演变和规范化,这些古代写法逐渐被现代的简化字所取代,但它们仍然代表着同样的含义。

这里有一个例子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《裹尸马革》这个成语的用法:

他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,一生都在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,他在执政期间,从不接受贿赂和利益诱惑,坚守道义,可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《裹尸马革》的人。

一些与《裹尸马革》意思相近的成语包括“始终如一”、“坚定不移”等。这些成语都形容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相同的信念,不轻易动摇。

相反地,《裹尸马革》的反义词可以包括“背信弃义”、“改变立场”等。这些词语形容一个人在面临困难或者利益诱惑时背离自己的信念,不坚定。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pq+rnqU=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