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骨鲠的详细解释

骨鲠的意思、骨鲠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骨鲠的解释

(1) [fishbone]∶鱼骨头

骨鲠在喉

(2) [straight forward]∶比喻个性正直、刚健

彼项王骨鲠之臣, 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,不过数人耳。——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

详细解释

亦作“ 骨骾 ”。 1.鱼、肉等的小骨。亦专指鱼骨、鱼刺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“鱼七缩俎寝右” 汉 郑玄 注:“乾鱼近腴多骨鯁。” 贾公彦 疏:“ 郑 云‘乾鱼近腴多骨鯁’,故不欲以腴乡賔,取脊少骨鯁者乡賔。”

(2).骨干;骨骼。比喻诗文的主旨或风格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辞义》:“属笔之家,亦各有病……其浅者,则患乎妍而无据。证援不给,皮肤鲜泽而骨骾迥弱也。”《晋书·曹志传》:“干植不强,枝叶不茂;骨鯁不存,皮肤不充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观其骨鯁所树,肌肤所附,虽取鎔经旨,亦自铸伟辞。”

(3).比喻刚直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方今 吴 外困於 楚 ,而内空无骨鯁之臣,是无奈我何。”《南史·徐勉传》:“ 勉 虽骨鯁不及 范云 ,亦不阿意苟合。” 明 屠隆 《昙花记·奸相造谋》:“自负先朝老臣,粗立名检,强项骨骾,不肯顺从。” 郭沫若 《今昔集·钓鱼城访古(四)》:“他是我们 四川 乃至全 中国 有数的历史学专家,而且是很有骨鲠之气的一位学者。”

(4).比喻刚直的人。 唐 皇甫湜 《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》:“任贤而勿贰,招諫而必行;屏近习之纤佞,进周行之骨鯁,斯明目达聪之道也。”《新唐书·李栖筠李鄘传赞》:“刚者天德,故 孔子 称‘刚近仁’。骨彊四支,故君有忠臣,谓之骨骾。”

(5).指刚直之气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然落拓之子,无骨骾而好随俗者,以通此者为亲密,距此者为不恭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骨的解释 骨 ǔ 人和脊惟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骨头。骨胳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刵 )。 像骨的东
  • 鲠的解释 鲠 (鯁) ě 鱼骨:骨鲠在喉,不吐不快。 鱼骨卡在嗓子里。 直:骨鲠。鲠直(同“梗直”、“耿直”)。鲠言。 笔画数:; 部首:鱼; 笔顺编号:

网络扩展解释

骨鲠:意思与来源

“骨鲠”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难题、困扰或痛苦,是指像骨头一样沉重,像刺鱼骨一样难以解决的问题。

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小说《药》。在小说中,有一句“骨鲠在喉”,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困扰。词语“骨鲠”就因此而得名,成为了一个常用的 知识口语

拆分部首和笔画

《康熙字典》收录的《骨魚》以同义读作骨。

“骨魚”的字形把骨和魚合形。而《康熙字典》刊三字“骨鬲魚”,与骨有关,《说文解字》则说其形状上像个鱼。

骨鱼的拼音 gǔ,中文笔画:28;下划线的表示转笔次数:较长横有转向。

繁体写法

繁体写法:骨鯁

古时候汉字写法

在古代,骨鲠的写法可有多种形式,如《康熙字典》中的骨鬲魚、歙音俗为骨脛、又遇难辨错型为骨箯。

例句

1. 这个难题实在是个骨鲠,我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。

2. 生活中的困境就像鱼刺一样顽固扎在心头,真是令人难以摆脱的骨鲠。

组词

组词:骨瘦如柴、骨肉分离、骨碌碌、骨气、骨折

近义词

近义词:艰难困绕、牵动心弦、扼腕叹息

反义词

反义词:轻而易举、解决办法、顺利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pqymmqc=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