龆龀的意思、龆龀的详细解释
龆龀的解释
亦作“ 齠齓 ”。1.垂髫换齿之时。指童年。齠,通“ 髫 ”。《东观汉记·伏湛传》:“齠齔励志,白首不衰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欢儿戏》诗:“齠齓七八岁,綺紈三四儿。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特健药》:“《墨藪》载 徐氏 书记云: 平一 齠齓之岁,见育宫中。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耳下》:“ 管 鲍 堪追, 寧 歆 羞比,白首何殊齠齔。”
(2).借指孩童。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将俺一家儿不留一箇齠齔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七五回:“天兵一至,齠齔不留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自是子孙式微,今已无齠齔。”
词语分解
- 龆的解释 龆 (齠) á 儿童换牙:龆年(童年)。龆岁。 笔画数:; 部首:齿; 笔顺编号:
- 龀的解释 龀 (齔) è 小孩换牙(乳齿脱落长出恒齿):童龀(年幼)。 笔画数:; 部首:齿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龆龀这个词是什么意思
龆龀(tiǎo chī)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为“撕咬;啃食”。它主要用来形容动物或人啃食东西的样子,通常带有一定的暴力和野蛮之意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龆龀的拆分部首是“龍”和“犬”,其中“龍”是龙的意思,而“犬”是犬类动物的意思。根据汉字拆字的原则,龆龀的总笔画数为20。
来源
龆龀首次出现在《康熙字典》中,是一个很古老的词语,已有几百年的历史。它的造字来源于形声字,由“龍”表示动作的形状,而“犬”则起到提示相关意义的作用。
繁体
在繁体字中,龆龀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,没有变化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汉字写法中,龆龀的字形稍有不同,如下所示:
龆:长方形的“口”上加上一横,表示撕咬的动作。
龀:右半部为“皿”字旁加上“爿”字旁,表示啃食的样子。
例句
1. 那只狼狗龆龀着骨头。
2. 小孩子咬着手指,嘴里还发出龆龀的声音。
组词
1. 狗龆:狗啃食的动作。
2. 龆咬:撕咬的动作。
3. 龀食:啃食的动作。
近义词
咬、啃、嚼
反义词
轻咬、轻啃、轻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