挺鹿走险的意思、挺鹿走险的详细解释
挺鹿走险的解释
挺而走险。谓事急之时,被迫冒险行事。语本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古人有言曰……‘鹿死不择音(荫)’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则其人也,不德则其鹿也,鋌而走险,急何能择。” 清 赵翼 《廿二史札记》卷二一:“势当骑虎难下之时,不得不为挺鹿走险之计。”参见“ 挺而走险 ”。
词语分解
- 挺的解释 挺 ǐ 笔直,突出:笔挺。挺进。挺拔。挺立。挺秀。挺括(?)(衣服、衣料等平整)。挺劲(宯 )。 伸直,凸出:挺直。挺起腰。 支撑:挺节(坚持节操)。 很:挺好。挺香。 量词,用于挺直物:一挺机关枪。
- 走险的解释 进行冒险活动铤而走险详细解释.奔赴险峻处;奔走于险峻之处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,则其人也;不德,则其鹿也,鋌而走险,急何能择。” 杜预 注:“鋌,疾走貌,言急则欲荫茠於 楚 ,
网络扩展解释
《挺鹿走险》的意思
《挺鹿走险》这个成语意指勇敢地承担危险、冒险前进。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难和危险的环境中勇往直前,毫不畏惧地迎接挑战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挺鹿走险》的拆分部首是左边的部首"挺"(手部)和右边的部首"鹿"(鹿部)。根据笔画,横竖撇捺你共有17画。
来源和繁体
《挺鹿走险》这个成语最早出现于明朝文学家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。在小说中,诸葛亮和刘备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,并肩前行,互相扶持,鼓舞士气,形成了"挺鹿走险"的典故。成语的繁体写法为「頂鹿走險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时候,成语《挺鹿走险》的写法略有不同,"挺"部首上方有一个"亻"字旁,表示人物;"鹿"的写法中间没有横折。因为汉字的演变和规范化,现代写法有所变动。
例句
1. 他敢于挺鹿走险,勇往直前地投身到这场冒险之中。
2. 她靠着挺鹿走险的勇气,成功挑战了最困难的任务。
3.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大荒世界,只有挺鹿走险的人才能够生存下来。
组词
1. 挺身而出: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。
2. 冒险家:喜欢冒险、寻求刺激的人。
3. 大胆:勇敢而不畏惧。
近义词
1. 冒险闯关:勇于接受困难和危险,迎接挑战。
2. 功败垂成:在成功即将到来时遭到失败。
反义词
1. 胆小怕事:指懦弱、害怕的性格。
2. 退缩:在面对危险或挑战时退避,不敢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