惕息的意思、惕息的详细解释
惕息的解释
(1).谓心跳气喘。形容极其恐惧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当此之时,见狱吏则头枪地,视徒隶则心惕息。” 颜师古 注:“惕,惧也。息,喘息也。” 唐 李绅 《却到浙西》诗:“苛政尚存犹惕息,老人偷拜拥前舟。”《明史·韩雍传》:“两地镇守宦官素骄恣,亦惕息无敢肆。” 无名氏 《康有为》:“ 康有为 高官厚禄之思想弥漫於脑筋,骤不可爬搔,而又惕息於戊戌之危机,奉数行之密詔,感泣至今,思得当以报於 汉 也。”
(2).指喘息。多以“不敢惕息”形容恐惧。 汉 扬雄 《长杨赋》:“﹝ 匈奴 ﹞二十餘年矣,尚不敢惕息。”《新唐书·辛云京传》:“ 回紇 恃旧勋,每入朝,所在暴钞,至 太原 , 云京 以戎狄待之,虏畏不敢惕息。”
词语分解
- 惕的解释 惕 ì 戒惧,小心谨慎:警惕。惕惧。惕惕。惕厉(心怀戒惧。亦作“惕砺”)。 疾速:“一日惕,一日留”。 笔画数:; 部首:忄; 笔顺编号:
- 息的解释 息 ī 呼吸时进出的气:鼻息。喘息。叹息。窒息。瞬息万变。 停止,歇:休息。歇息。息怒。息兵。息事宁人。息止。平息。偃旗息鼓。 繁殖,滋生:休养生息。滋息。 音信:消息。信息。 儿女:子息。 利钱:息
网络扩展解释
《惕息》这个词的意思
《惕息》是一个中文词语,意为谨慎小心、警觉警惕。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危险、困境或未知情况时,保持警觉、小心翼翼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惕息》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,左边是心部,右边是虍部。根据笔画顺序,心部有4画,虍部有7画,总共11画。
来源
《惕息》这个词的来源不是很确切,但可能与《庄子·胠箧篇》有关。在《胠箧篇》中提到了“譬犹弃丧之民,则民惕息,国惕败”。
繁体
《惕息》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「慮息」,与简体写法相比,笔画略有变化,但意思相同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汉字写法中,「惕息」可以写作「悌」和「息」。字形稍有不同,但意思相近。
例句
1. 在陌生的环境中,我时刻保持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保持着一种惕息的心态。
2. 他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,不敢掉以轻心,始终保持着一种惕息的状态。
组词
1. 警惕:指对周围环境和可能出现的危险保持警觉的状态。
2. 小心翼翼:形容一个人行动谨慎,十分小心。
3. 谨慎:指一个人思考、行动时十分小心谨慎,以防出错。
近义词
1. 警戒:表示对周围环境保持警觉,防备可能出现的危险。
2. 留神:指对周围的事物和人保持警觉,小心注意。
3. 戒备:表示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好准备,保持警惕。
反义词
放松:对于一些情况或环境不再保持紧张、警觉的状态。
忽视:忽略、不注意某些事物或情况,放任自流。
轻率:行事不经思考,缺乏谨慎和慎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