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平仓的解释
古代为调节米价而设置的一种仓廪。 汉宣帝 时 耿寿昌 首先倡建,以谷贱时用较高价籴入,谷贵时减价粜出,平衡米价而名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时大司农中丞 耿寿昌 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……遂白令边郡皆筑仓,以穀贱时增其贾而糴,以利农,穀贵时减贾而糶,名曰‘常平仓’。民便之。”参阅《文献通考·常平义仓租税》。
词语分解
- 常的解释 常 á 长久,经久不变:常数。常量(亦称“恒量”)。常项。常任。常年。常驻。常住。常备不懈。 时时,不只一次:常常。常客。时常。经常。 普通的,一般的:常识。常务。常规。常情。常人。平常。反常。 姓。
- 平仓的解释 期货交易中客户在买进或卖出一个期货合同后,在交割期前卖出或买回一个期货合同以结清其买卖金额的行为。平仓后的差额即为盈余或亏损。
网络扩展解释
《常平仓》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个古代的财政政策,用于稳定国家经济。它指的是国家政府在粮食丰收时将多余的粮食收购储存起来,以供将来在粮食供应不足时进行调配和支援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:
- 拆分部首:常(巾)平(平)仓(口)
- 笔画:常(5画)平(5画)仓(7画)
来源:
《常平仓》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。当时的北宋政府采取了常平仓政策,来确保国家在粮食丰歉之间的稳定供应。这个词汇逐渐流传至今,成为一个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词汇。
繁体:
《常平倉》
古时候汉字写法:
《常平倉》
例句:
- 国家政府通过实施常平仓政策,稳定了粮食市场。
- 历史上的常平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温饱问题。
组词:
- 常量
- 常年
- 平衡
- 仓库
- 仓储
近义词:平仓、民仓
反义词:断粮、亏空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n6+ulao=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