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司书的详细解释

司书的意思、司书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司书的解释

[official documents writer] 旧指官署、军队中从事文书工作的人

详细解释

(1).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,掌计会簿书,为司会之副。参阅《周礼·天官·司书》

(2).从事公文、书信等文书工作的人员。 张天翼 《皮带》:“司书。女同志总是当司书,不晓得何解。” 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七:“我看他是把我看得很下6*贱,以为顶高不过是一名准尉司书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司的解释 司 ī 主管,操作:司法。司机。司令。司南(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,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)。司空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;b.复姓)。司徒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,后为丞相;b.复姓)。司马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;b.复姓)。司寇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、纠察的长官;b.复姓)。 官署名称:人事司。 视察:司日月之长短。 姓。 笔画数:; 部首:口
  • 书的解释 书 (書) ū 成本的著作:书籍。书刊。书稿。书香。书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)。书生气(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)。 信:书信。书札。书简。书函。 文件:证书。说明书。 写字或写的字:书法。书写。书桌。书案。书画。 写文章:大书特书。罄竹难书。 字体:草书。隶书。楷书。 古书名,《尚书》的简称(亦称“书经”)。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:说书。听书。 笔画数:; 部

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回复:司书汉语 快速查询。

网络扩展解释

司书(sī shū)

司书是一个汉字词语,由两个部首组成:卜(bǔ)和耳(ěr)。

它的构造由7个笔画组成,拆分后的部首与笔画分别为:示(shì)(5画)和耳(ěr)(2画)。

司书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,最初的意思是“主持书籍”,用于指代负责管理、整理和保管文书档案的官员。

相对应的繁体字为「司書」,拆分后的部首与筆畫與簡體字相同。

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,司书的习惯写法与现代汉字相差较大。在古时候,司书的写法为「司」字在上方,下面是一个单独的「书」字,表示司书的官职和职责。

以下是一个例句:“这位官员负责司书,管理皇家图书馆的图书和文献。”

一些组词中包含了司书这个词,例如:“司书官”(指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员)、“司书铺”(指文房四宝的专卖店)等。

司书的近义词包括:“官员”、“图书管理员”等,它们都指代负责文书档案管理的人员。

司书的反义词可以是“文盲”、“无知”等,这些词用来表示不懂文书知识或缺乏阅读能力的人。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n66nm6qc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