蹋顿的意思、蹋顿的详细解释
蹋顿的解释
1.本为 辽西 乌桓 首领名。 汉献帝 时, 丘力居 死,从子 蹋顿 有武略,代立为王。后为 曹操 击败于 柳城 ,斩之。见《后汉书·乌桓传》。后亦借指异族首领。 唐 陈子昂 《为建安王谢借马表》:“感 燕 骨而长鸣,君恩罔报;向朔云而驤首,蹋顿方擒。”
2.犹跌倒。 北魏 崔鸿 《十六国春秋·前赵·刘聪》:“将战饮数斗,常乘赤马,无故蹋顿,乃乘小马。”
词语分解
- 蹋的解释 蹋 à 踏:“舞辄数十人相随,蹋地为节。” 踢:“穿域蹋鞠”(“鞠”,古代的一种皮球)。 笔画数:; 部首:足; 笔顺编号:
- 顿的解释 顿 (頓) ù 很短时间的停止:停顿。顿宕。抑扬顿挫。 忽然,立刻,一下子:顿然。顿即。顿悟。茅塞顿开。 叩,跺:顿首再拜。 处理,设置:安顿。整顿。 疲乏:困顿。劳顿。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
网络扩展解释
《蹋顿》的意思
《蹋顿》是一个汉字词语,通常用于形容人或动物行走时脚步沉重、不稳定的样子。它表示的是一种重踏地面的力量感和不稳定的状态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蹋顿》的部首是足部(走之足),由右边的“足”字为部首。
《蹋顿》总共有14个笔画。
来源与繁体
《蹋顿》是一个古汉语词汇,起源于古代汉族民间语言发展而来。它的繁体字为「踏頓」,在繁体字中多用于古代文献或书法中的书写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蹋顿的写法可能会与现代写法略有不同。其中,一种常见的古代写法是将“蹋”字旁边的“辛”字修改为“八”字,形如“踏”。但现代汉字规范统一以后,这种写法已经不再使用。
例句
1. 他疲倦地蹋顿着,好像马蹄声般响亮。
2. 狼群的脚步声蹋顿地逼近,吓得他们连忙逃走。
3. 老人走路时脚步蹋顿,看上去非常有力。
组词
1. 蹋实:形容脚步沉重而有力。
2. 蹋破:形容用力大、使劲践踏而打破。
3. 蹋跤:意为摔倒,形象地描述了猛然间脚步踉跄而摔倒的动作。
近义词
1. 踉跄:表示行走时脚步不稳定、摇摇晃晃。
2. 踉蹌:指脚步不稳定,行走时发出声音。
反义词
1. 轻巧:表示行走时脚步轻盈、稳定。
2. 稳健:表示行走时脚步稳定,不摇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