磬筦的意思、磬筦的详细解释
磬筦的解释
亦作“ 磬管 ”。两种古乐器名。《诗·周颂·执竞》:“鐘鼓喤喤,磬筦将将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筦,音管,本亦作管,同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引作“磬管鏘鏘”。《荀子·乐论》:“饰以羽旄,从以磬管。”
词语分解
- 磬的解释 磬 ì 古代打击兵器,形状像曲尺,用玉、石制成,可悬挂。 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,用铜铁铸成,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,亦可敲响集合寺众。 缢杀:“公族其有死罪,则磬于甸人”。 古同“罄”,空,尽。
- 筦的解释 筦 ǎ 同“管”。 姓。 笔画数:; 部首:竹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磬筦: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汉字
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。而其中一个字——磬筦,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和魅力的汉字。
首先,我们来看一下磬筦这个词的意思。磬筦指的是一种古代器乐中使用的打击乐器和管乐器。它是由石头制成的,类似于钟状的器具,可以被敲击发出悦耳的声音。在古代宫廷和宗教仪式中,磬筦被用来表达神圣和庄重的氛围。
为了更好地了解磬筦这个字的构造,我们来拆分它的部首和笔画。磬的部首是石,筦的部首是竹。可以看出,磬筦这个字是由石和竹两个部首组成的,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磬筦这种器乐的特征。
磬筦这个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中,最早的写法是形声结构,由石旁和观组合而成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磬筦的写法逐渐变化,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。
在繁体字中,磬筦的写法与简体字略有不同。繁体字中的磬是用“钟”代替了“石”,而筦则保持不变。这是因为在繁体中,“钟”更能体现出磬筦的形状和特点。
古时候,汉字的写法也有所不同。在石钟的基础上,磬筦的写法更接近于象形字,更加生动形象。可以说,汉字的演变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,也体现出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举个例句来更好地理解磬筦这个词的意义:“古代皇帝在重要的庙会上亲自敲击磬筦,以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。”这个例句展示了磬筦的崇高地位和它在庄严仪式中的重要作用。
除了磬筦之外,汉字中还有与之相关的组词、近义词和反义词。比如,“磬台”表示放置磬筦的台子,“铎”是磬筦的近义词,可以用来形容钟声悠扬,“静”则是磬筦的反义词,形容无声。
总之,磬筦这个汉字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和历史传承的字词。它的构造、意义和演变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汉字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