阙下的意思、阙下的详细解释
阙下的解释
(1).宫阙之下。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。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“於是 梁王 伏斧质於闕下,谢罪,然后太后、 景帝 大喜,相泣,復如故。”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:“﹝帝﹞下令之后, 槃瓠 遂衔人头造闕下。” 宋 乐史 《广卓异记·宰相有二亲》:“其年,从 周太祖 征 河中 ,次年献捷闕下。”
(2).借指京城。 唐 贾岛 《寄毗陵彻公》诗之二:“别离从闕下,道路向 山阴 。”《明史·选举志三》:“推(推官)、知(知县)拟擢臺省,候命闕下,去留不得自如。” 清 姚鼐 《祭侍潞川文》:“ 鼐 以疾还,君留闕下。”
词语分解
- 阙的解释 阙 (闕) è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:宫阙。 皇帝居处,借指朝廷:阙下。“待从头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”。 京城,宫殿:“城阙辅三秦”。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:墓阙。 豁口,空隙:“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”。
- 下的解释 下 à 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下层。下款。 等级低的:下级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 方面,方位:两
网络扩展解释
阙下
阙下是一个汉字词语,读音为què xià。它是由“阝”和“下”两个部首组成。
部首:“阝”是一个古代汉字的部首,通常用来表示城墙、城门或城市相关的事物。
“下”是另一个汉字的部首,表示方向或位置向下。
笔画:“阙下”一共有11个笔画。
来源:阙下一词最早出现在《关雎•杲杲》一篇古代诗歌中,用来形容高山、深渊等地势。后来,它的意义逐渐扩展,用来表示高耸、巍峨、峻峭的景象或事物。
繁体:阙下的繁体字为闕下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:在古代,阙下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,但大致保持相同的意义和形象。
例句:1. 山峰阙下,云雾弥漫。
组词:阙上、阙志、阙然、大阙、阙漏。
近义词:高耸、峭壁、陡峭。
反义词:平坦、平缓、平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