攘敚的意思、攘敚的详细解释
攘敚的解释
掠夺。《隋书·高祖纪下》:“死陇穷发掘之酷,生居极攘敚之苦,抄掠人畜,断截樵苏,市井不立,农事废寝。” 宋 方勺 《泊宅编·青溪寇轨》:“衣食无所得,则务攘敚以挺乱。”《明史·董传策传》:“其他有司破冒攘敚,入献於 嵩 者更不可数计。”
词语分解
- 攘的解释 攘 ǎ 侵夺,偷窃:攘羊(指暴露亲人的过失,语出《论语??子路》中的“耳父攘攘,而子证之”)。攘夺。攘窃。攘善(掠人之美)。 推,排斥:攘斥。攘除。攘夷(抵御外国侵略)。 烦乱:攘攘(纷乱)。扰攘。
- 敚的解释 敚 ó 古同“夺”,强取:“百姓既相抄敚,敬儿至江陵诛攸之亲党。” 姓。 敚 ì 古通“对”,答对。 笔画数:; 部首:攵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攘敚
攘敚一词又称为"攘除敌国",意为消除或驱逐敌对势力,恢复国家的安宁和安全。
部首和笔画
攘敚的部首是攵(shū)和敝(bì),其中攵是右举的手臂,表示行动的意思;敝是毋的另一种形态,表示不合适的人或事物。攘的总笔画数为 15,敚的总笔画数为 14。
来源和繁体
攘敚一词最早出现在《汉书·律历志下》中,形容汉武帝时期感叹自己无法赶走北方匈奴的侵扰。繁体字为攘(攱)敚(攳)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攘敚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。例如,明代的《康熙字典》中将攘写作攘邸,敚写作敚土。
例句
1. 刘备成功攘除了曹魏,终于统一了中国。 2. 为了保卫家园,军队奋力攘敚,驱逐了入侵者。
组词
1. 攘外:指对外国侵略势力进行斗争和抵抗。 2. 敚敌:指消灭敌对势力,恢复和平。
近义词
消灭、驱逐、扫除、铲除。
反义词
容忍、宽恕、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