绕朝鞭的意思、绕朝鞭的详细解释
绕朝鞭的解释
见“ 绕朝策 ”。
词语分解
- 绕的解释 绕 (繞) à 缠:绕线。缠绕。 纠缠,弄迷糊:绕嘴。绕口令。 走弯曲迂回的路:绕远。绕道。绕越。 围着转:绕场一周。围绕。环绕。 笔画数:; 部首:纟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绕朝鞭
《绕朝鞭》是一个成语,指的是在古代朝廷中,官员们互相推诿责任,无人负责的现象。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象地比喻官场上责任逃避的现象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:绕(纟绳)+ 朝(贝贝口)+ 鞭(革革革)。
来源:《绕朝鞭》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明代吴正宪的《棠陰錄》一书中。书中记载了南宋时期一位名叫邓学实的官员,他为了逃避责任,将一根鞭子绕在朝廷的柱子上,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过失。这个故事成为后来《绕朝鞭》这个成语的来源。
繁体:繞朝鞭
古时候汉字写法:绕朝鞭(纟紬四辶乙)
例句:在当今社会,许多官员常常出现绕朝鞭的现象,他们往往互相推卸责任,无人愿意承担责任。
组词:绕圈子、绕指柔、绕梁三日、绕行、朝夕相处、鞭长莫及。
近义词:甩锅、推卸责任、推诿
反义词:负责、担当、勇担重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