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兵游勇的意思、散兵游勇的详细解释
散兵游勇的解释
(1) [stragglers and disbanded soldiers]∶无人指挥的逃散的士兵
(2) [freeman]∶指无组织的独自行动的人
(3) [an unoccupied person]∶指没有固定职业的人
详细解释
(1).指没有统属的或溃散的士兵。 毛6*泽6*东 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》:“为着确保城乡治安、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,一切散兵游勇,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。” 陈残云 《山谷风烟》第十一章:“要逃去 海南 逃不出,就带领一些散兵游勇,和一些地方的土匪头子,逃到深山里。”
(2).指没有组织而独自行动的人。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三四章:“想不到北大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,散兵游勇这么多。”
词语分解
- 散兵的解释 ∶疏开队形的一组士兵中的一名 ∶溃散的士兵详细解释.溃散的兵士。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 汉王 既至 滎阳 ,收散兵,復振。”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 融 逆击,为 饶 所败,乃收散兵保 朱虚县 。
- 游勇的解释 失去统属的逃散的兵士。勇, 清 代指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,亦泛指士兵。 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随笔》卷三:“今海内新遭髮捻之祸,元气已极敝矣,无业之游民,失职之游勇,伏戎於莽,纷纷皆是。” 梁启超 《中国
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回复:散兵游勇汉语 快速查询。
网络扩展解释
散兵游勇的意思
散兵游勇是一个成语,意指没有统一领导,各自行动的士兵或武装人员。它用来形容一群杂乱无章的个体,缺乏组织和纪律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散兵游勇的组成部分为散、兵、游、勇。
散的部首是攴,总共有四画。
兵的部首是八,总共有五画。
游的部首是氵,总共有三画。
勇的部首是力,总共有四画。
来源和繁体
《散兵游勇》一词最早出现在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九回中。清代作家曹雪芹用这个成语来描绘贾府中琐碎琐细的各种物品,并借以映射贾府内部错落有致却又杂乱无章的情景。
在繁体字中,散兵游勇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散兵游勇的古代写法和现代写法基本一致,没有明显差异。
例句
1. 这支队伍没有统一的领导,简直就像一群散兵游勇。
2. 在没有组织的领导下,这个团队变成了一支散兵游勇。
组词
散兵独坐、游勇不羁、散兵游勇
近义词和反义词
近义词:零散无序、群龙无首
反义词:有序统一、严密组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