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晡的意思、三晡的详细解释
三晡的解释
晡为申时,一般分上晡、中晡、下晡,故又称三晡。《宋书·后妃传·孝武文穆王皇后》:“召必以三晡为期,遣必以日出为限。” 北周 庾信 《春赋》:“百丈山头日欲斜,三晡未醉莫还家。” 唐 李范 逸句:“离筵风日三晡晚,归路云霞一道开。”
词语分解
- 三的解释 三 ā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 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 笔画数:; 部首:一; 笔顺编号:
- 晡的解释 晡 ū 申时,即午后三点至五点。 笔画数:; 部首:日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三晡
三晡是一个汉字词语,由“三”和“晡”两个字组成。
字义和解释
三晡指一天的三个时辰:上晡、中晡和下晡,亦即上午的九点到十一个时辰、中午的十一个时辰到下午的一点、下午的一点到三点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三晡的部首是日,拆分后的笔画数为5画。
来源和繁体
三晡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天文学中,用于划分一天的时间。在繁体字中,三晡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古代汉字的写法常有变化,但是至今没有找到三晡这个词的古代写法。
例句
1. 他约定在三晡见面。
2. 上午我有课,下午等到三晡才能离开。
组词
三晡没有由其组成的其他词语。
近义词
近义词有:三刻、上午、中午。
反义词
反义词有:三更、三鼓、晚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