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栎的意思、散栎的详细解释
散栎的解释
不成材的树木。比喻无用之人。 明 唐顺之 《天宁寺尘外楼》诗之三:“已甘散櫟终年计,耻逐冥鸿万里腾。”参见“ 散木 ”。
词语分解
- 散的解释 散 à 分开,由聚集而分离:分散。解散。涣散。散落。散失。散逸。 分布,分给:散布。散发(?)。天女散花。 排遣:散心。散闷(坣 )。 解雇:他干的不好,让那家饭店给散了。 集聚 散 ǎ 没有约束,
- 栎的解释 栎 (櫟) ì 落叶乔木,叶子长椭圆形,结球形坚果,叶可喂蚕;木材坚硬,可制家具,供建筑用,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。亦称“麻栎”、“橡”;通称“柞树”。 栎 (櫟) è 〔栎阳〕地名,在中国陕西省。 (
网络扩展解释
《散栎》是什么意思
《散栎》指的是一种古代乐器,也称为散状栎(或称散箜篌),是古代中国的弦乐器之一,属于撞弦乐器的范畴。该乐器在中国的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,它是以横放撞击琴弦的方式发声。散栎的音色清脆悦耳,曾经是宫廷乐队和宴会场合中常用的乐器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散栎》这个词的部首拆分为木和音,其中,“木”表示该字与“木”有关,而“音”表示该字与音乐有关。总共有16个笔画。
来源
“散栎”一词最早出自明代郑文宝的《吕氏春秋·公羊传》:“(~)(孔子)一出之散炻。”这里的“散炻”指的是按照音律弹奏散箜篌的音乐。后来人们将其简称为“散栎”,并且成为固定的名称,用来指代这种乐器。
繁体
在繁体字中,“散栎”写作“散櫟”。其中,“櫟”是指柞栎,树种名称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汉字中,“散栎”写作“散櫟”。其中,“散”字由“出”和“工”组成,表示音乐声音散出;“櫟”字由木头和轮组成,表示柞栎这种树木的形态。整体书写上看,字体特点鲜明,线条简洁。
例句
1. 他在音乐会上演奏了一曲美妙的散栎乐曲。
2. 学习散栎需要对音律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。
组词
散曲、散文、散乐、散漫
近义词
散箜篌、弦琴、音乐器
反义词
合奏、合拍、协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