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注三唱的意思、三注三唱的详细解释
三注三唱的解释
唐 制,六品以下官吏赴选,始集试观书判,次面试观察言貌,然后拟官注籍。既注唱名,三唱后冬集,以其名报仆射,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,然后依旨授官。此项程序,谓之“三注三唱”。见《通典·选举志三》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下》:“又故事,必三銓、三注、三唱而后拟官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天宝十一年》:“故事,兵、吏部尚书知政事者,选事悉委侍郎以下,三注三唱,仍过门下省审,自春及夏,其事乃毕。”
词语分解
- 三注的解释 .三次瞄准。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 爽 帐下督 严世 上楼,引弩将射帝。 孙谦 止之曰:‘事未可知。’三注三止,皆引其肘不得发。”.三宗赌注。如:我们怎么倒稳吃三注呢?
- 三唱的解释 见“ 三注三唱 ”。
网络扩展解释
三注三唱
「三注三唱」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指评判时需经过三次注目三次唱名,表示要仔细审慎地评定和确认。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和笔画、来源、繁体、古时候汉字写法、例句,以及组词、近义词和反义词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「三注三唱」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「言」和「口」,分别表示语言和说话。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则,「言」的笔画数是7,「口」的笔画数是3。
来源
「三注三唱」最早出自明代杨时的《三注三唱》,用来指导评判案件时的程序和方式,确保评判公正。后来,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表示评定和确认时的慎重态度。
繁体
「三注三唱」的繁体写法为「三註三唱」,保留了原始的字形风格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时候,「三注三唱」这个成语的写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,但大致上仍然是以「三注三唱」表示。
例句
他在处理案件时总是三注三唱,确保没有任何疏漏。
组词
组词中常用到「三注三唱」的词语有:三思而后行、三思而后断、三思而后言等。
近义词
「三注三唱」的近义词有:三思而后行、三思而后断、三思而后表、审慎评定等。
反义词
「三注三唱」的反义词有:草率从事、粗心大意、漫不经心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