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目的意思、色目的详细解释
色目的解释
(1).种类名目。 唐 元稹 《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》:“本判官及诸州刺史名衔,并所收色目,谨具如后。” 宋 陆游 《监丞周公墓志铭》:“邑赋色目极繁,以入偿出,不足者犹四万緡,率苛征预借,苟逭吏责。”《清史稿·选举志一》:“生员色目,曰廪膳生、增广生、附生。”
(2).人品;身份。 唐 蒋防 《霍小玉传》:“有一仙人,謫在下界,不邀财货,但慕风流,如此色目,共 十郎 相当矣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民俗》:“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,各有本色,不敢越外……街市行人,便认得是何色目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当时虞候声诺,来寻这箇看郡王的人,是甚色目人?”
(3).即榜花。科举时代廷试及第中姓氏稀僻者。 宋 钱易 《南部新书》丙:“ 大中 以来,礼部放榜,岁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,谓之色目人,亦谓之榜花。”
(4).作色而视。 宋 苏轼 《张文定公墓志铭》:“昔 萧英 、 刘六符 来, 仁宗 命二府置酒殿庐与语。 英 颇泄其情, 六符 色目之。 英 归,竟以此得罪。”
(5).角色行当。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庄岳委谈下》:“盖旦之色目,自 宋 已有之而未盛,至 元 杂剧多用妓乐,而变态纷纷矣。”
(6). 元 代称 钦察 、 回回 、 唐兀 、 斡罗思 等外族诸姓为色目,地位次于 蒙古 ,优于汉人。《元史·选举志一》:“ 蒙古 、色目人作一榜;汉人、南人作一榜。”
词语分解
- 色的解释 色 è 由物体发射、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:颜色。色彩。色相(刵 )。色调(刼 )。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、样子:脸色。气色。色厉内荏。 情景,景象:行色匆匆。景色宜人。 种类:各色用品。 品质,质
- 目的解释 目 ù 眼睛:目光。醒目。历历在目。目指气使(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,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颐指气使”)。 看,视:目语。目论(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)。 想要达到的地点、境地或想要得
网络扩展解释
色目:成语的意思
“色目”是一个汉字成语,意思是形容人的眼光、品味和感觉。通常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,能够正确辨认和欣赏美好的事物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根据《康熙字典》,"色目"的部首是"色"(sè),康熙字典中的笔画数为9。
来源
"色目"最早出现在《仪礼·士昏礼》之中。在古代,婚礼是一种十分庄重的仪式,在婚前,人们会选择美好、吉祥的物品来装饰宴会场所,以表达对新人未来幸福生活的祝福。而"色目"指的是在装饰宴会场所时所选用的美好物品和颜色,因此成为了形容人的眼光和品味的成语。
繁体
《色目》这个成语在繁体中文中保持不变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《康熙字典》中,"色目"的古时写法如下:
色:采花辻组
目:目彡
例句
1. 他的"色目"非常高,总是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衣服。
2. 她对于艺术品的辨识和欣赏有着独特的"色目"。
3. 这幅画的细节很花心思,只有具备了高超"色目"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美。
组词
从该成语可以扩展出一些相关的词语:
色彩、目光、美感、审美、鉴赏力
近义词
审美、鉴赏力、眼光
反义词
无色目、不辨美丑、不识趣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