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儆的意思、申儆的详细解释
申儆的解释
儆戒;训戒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在军,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端拱元年》:“三月,甲子,下詔申儆官吏,求直言。”《清史稿·礼志十二》:“詔以易名之典,不容冒滥,严切申儆,且下 培敬 吏议。” 邹韬奋 《抗战以来》五:“若任其摩擦,勇于私斗,必怯于公战,敌人与汉奸之所喜,即仁人志士之所忧,应由政府申儆全国。”
词语分解
- 申的解释 申 ē 地支的第九位,属猴。 用于记时:申时(下午三点至五点)。 陈述,说明:申述。申斥。申辩。申冤。三令五申。申请。申报。 重复,一再:“申之以盟誓,重之以昏姻”。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。 姓。 笔画
- 儆的解释 儆 ǐ 使人警醒,不犯过错:儆戒。儆省(媙 )(使人觉悟、反省)。惩一儆百。以儆效尤。 古同“警”,警报。 笔画数:; 部首:亻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申儆的意思
《申儆》(shēn jǔn)是一个汉字词语,意为申斥和警戒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申儆由两个部首组成:
• 田(tián) - 田字底部的横笔划
• 儿 (ér) - 位于上方并稍微朝右倾斜的直笔划
它由12个笔画组成。
来源
申儆是一个古代汉字,最早出现在《周礼·春官宗伯·率·决负世官考》一书中。
繁体
申儆的繁体字为「申儆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申儆的字形写作「申丁冖儿」。
例句
1. 这个人经常申儆别人的过错。
2. 老师的警告起到了申儆作用,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。
组词
组词中含有「申儆」的词语有:
• 警儆(jǐng jǔn)- 警戒和警示。
• 斥责(chì zé)- 责备和申斥。
• 忠告(zhōng gào)- 忠诚的劝告和申斥。
近义词
含有相似意义的近义词有:
• 斥责(chì zé)
• 责备(zé bèi)
• 警戒(jǐng jiè)
反义词
与申儆意思相反的反义词有:
• 宽容(kuān róng)- 对错误行为或过错给予宽容和谅解。
• 宽恕(kuān shù)- 原谅和宽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