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卦的解释
重卦中的上卦,即六十四卦中的上三爻。亦称悔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虫之贞,风也;其悔,山也。” 杜预 注:“内卦为贞,外卦为悔。”《旧唐书·历志三》:“若以贞晦之策加诸侯卦,得十二节之初外卦用事日。”《宋史·律历志一》:“十有二节之初,皆诸侯外卦用事日。” 郭沫若 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:“占二的贞、悔,说是《易经》的重卦--内卦为贞,外卦为悔。”
词语分解
- 外的解释 外 à 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外边。外因。里应(宯 )外合。外行(俷 )。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外国。外路(同“外地”)。外族。外省。外星人。 指“外国”:外域。外宾。外商。 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
- 卦的解释 卦 à 古代用来占卜的符号:八卦。占卦。变卦(借指已定的事情又改动)。卦辞。卦义。 笔画数:; 部首:卜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<外卦>的意思、拆分部首和笔画
外卦(wài guà)是一个汉字词汇,由“卦”(guà)和“外”(wài)两个字组成。其中,“卦”是一个独立的汉字,带有“八卦”之意;“外”是一个独立的汉字,意为“在内外相对的事物中,指不在内部的一方或某个范围之外”。
外卦的拆分部首为“卜”(bǔ)和“土”(tǔ),其中,“卜”是“卦”的部首,表示预测占卜的意思;“土”是“外”的部首,指代土地或事物的外部。
根据笔画计算,外卦的拆分总共包含9划。
来源、繁体、古时候汉字写法
外卦这个词来源于《易经》-一本古老的中国典籍,用来解释自然和人事的变化。在易经中,外卦属于八卦之一,是由三阳爻和三阴爻构成,代表了“出去”、“离开”、“外界”、“陌生”等概念。
外卦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,都是“外卦”。
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多样,会因年代和地区而有所不同。然而,对于外卦来说,其写法在古代并无明显变化,与现代的写法基本保持一致。
例句、组词、近义词、反义词
例句:他的思维和常人的正常逻辑有很大区别,总是从外卦角度来思考问题。
组词:内外、进出、无外、外貌、外向等。
近义词:外界、外部、外面、外地。
反义词:内卦、内部、内面、内地。
以上就是关于“外卦”的意思、拆分部首和笔画、来源、繁体、古时候汉字写法、例句以及组词、近义词、反义词等相关内容的介绍。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n7Cnl6aZ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