濊貊的解释
亦作“ 濊貉 ”。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名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是时 汉 东拔 濊貉 、 朝鲜 以为郡。”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上·杜笃》:“东攠 乌桓 ,蹂轔 濊貊 。” 李贤 注:“ 濊貊 ,东夷号也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三:“ 汉 匈奴 贤王有左右,一居东方以接 濊貊 ,一居四方以接 氐羗 。”
词语分解
- 濊的解释 濊 ì 〔汪濊〕(水)盛多,如“云滂洋,雨濊濊。” 古同“秽”。 濊 ò 〔濊濊〕象声词,如“卧听鱼槎声濊濊”。 笔画数:; 部首:氵; 笔顺编号:
- 貊的解释 貊 ò 中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。 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。 笔画数:; 部首:豸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《濊貊》是一个常用的中文词汇,它的意思是指懒散、迟钝的样子。下面将详细介绍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、来源、繁体写法、古时候汉字写法、例句,以及相关的组词、近义词和反义词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:
《濊貊》是由水部(氵)和昏部(昬)组成的。水部是指与水有关的字,昏部是指与黑暗或迷糊有关的字。它的总笔画数为13。
来源:
《濊貊》一词最早出现在《说文解字》,是由中国古代文献记录的。起初是用来形容人的状态或行为,后来逐渐成为一个形容词。
繁体写法:
《濊貊》的繁体写法是「懒貊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:
在古代汉字中,濊的写法是「惫」,表示人精神疲惫、力不从心的情况;貊的写法是「貘」,原为一种野生动物,后来衍生为形容迟钝懒散的人的意思。
例句:
1. 他整天窝在家里,一副濊貊的样子。
2. 老板对他工作慢吞吞的样子感到很不满,认为他太濊貊。
组词:
与《濊貊》相关的常见组词有:懒散、迟钝、慵懒、无精打采、倦怠等。
近义词:
与《濊貊》意思相近的词语有:懒惰、懒怠、慢腾腾、呆滞、缓慢等。
反义词:
与《濊貊》意思相反的词语有:积极、灵活、精力充沛、敏捷等。
通过以上的介绍,我们了解了《濊貊》一词的意思、拆分部首和笔画、来源、繁体写法、古时候汉字写法、例句以及组词、近义词和反义词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!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n7Crm6ac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