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濡以泽的意思、相濡以泽的详细解释
相濡以泽的解释
犹言相濡以沫。 清 曾国藩 《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》:“嘘枯养瘠,相濡以泽。”
词语分解
- 相的解释 相 ā 交互,行为动作由双方来:互相。相等。相同。相识。相传(俷 )。相符。相继。相间(刵 )。相形见绌。相得益彰(两者互相配合,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)。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:相信。相烦。相问。
- 泽的解释 泽 (澤) é 水积聚的地方:大泽。湖泽。润泽(潮湿)。沼泽。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:光泽。色泽。 恩惠:恩泽。泽及枯骨(施惠于死人)。 洗濯。 汗衣,内衣。 泽 (澤) ì 古同“释”,解散。
网络扩展解释
相濡以泽
《相濡以泽》(xiāng rú yǐ zé)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互相扶持,共同度过困境。它由三个汉字组成,包括“相”、“濡”和“泽”。
部首和笔画
“相”字的部首是目,它有9画;“濡”字的部首是水,它有17画;“泽”字的部首也是水,它有8画。
来源
《相濡以泽》这个成语出自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二年》。故事背景是战国时期,齐国被楚国围困,城内人民面临缺食的困境。当时,齐国宰相管仲率领推车使者南征求援。推车使者未返回,而齐国国君一直等候信使的消息,于是他出了一道谜语:“人与触者无恶臭,三十车载赍御粮。”公侯大夫都不能解答,只有一个叫鲍叔牙的普通老百姓成功解开了谜底,他回答道:“人者相与濡以泽。”意思是在极度困难的时刻,人们互相扶持,共同渡过困境。
繁体
《相濡以澤》是“相濡以泽”的繁体写法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。例如,原来的“相”字由两部分组成,上面是一个类似于“刀”形的部分,下面是“木”字的简化形。而现代的写法中,“相”字只写成一个整体。
例句
1. 在面对困难时,我们应该相濡以泽、共同努力。
2.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困境中互相帮助,共同度过难关是非常重要的。
组词
相知相许、相亲相爱、相敬如宾
近义词
同舟共济、众志成城
反义词
各自为战、自私自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