缃帖的意思、缃帖的详细解释
缃帖的解释
书卷;书籍。 明 张居正 《文华殿进讲大宝箴应制》诗之一:“图陈 虎观 开緗帖,喜动龙颜促讲筵。”
词语分解
- 缃的解释 缃 (緗) ā 浅黄色:缃帙(浅黄色书套。借指书卷)。缃素(古代书写用。借指书卷)。 笔画数:; 部首:纟; 笔顺编号:
- 帖的解释 帖 è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:碑帖。字帖。画帖。 帖 ě 便条:字帖儿。 邀请客人的纸片:帖子。请帖。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:庚帖。换帖。 量词,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:一帖中药。 帖 ē 妥适:
网络扩展解释
《缃帖》是什么意思
《缃帖》是指以缃色为底的贴子或帖子。在古代,人们常常使用缃色作为文书、卷轴或者帖子的底色,因此有时也会将贴子、帖子称为缃帖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缃帖》的拆分部首为穴(xué)和糸(mì),穴表示贴子的背面,糸表示缝合的线。根据这两个部首,可以将《缃帖》拆分为穴糸两个部分。
《缃帖》的总笔画数为17画。
来源和繁体
《缃帖》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文化,最初出现在古代文献中。在繁体字中,缃帖的字形为「緗帖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,但在字形上基本保持了相似性。古时候写《缃帖》时,依然以「缃」和「帖」的字形为基础,只是线条书写方式稍有不同。
例句
1. 这本《缃帖》是我从古籍中找到的,非常有收藏价值。
2. 他用一块布料制作了一幅《缃帖》,美观又精致。
组词
缃影(xuāng yǐng):指缝制在布或纸上的图案。
贴纸(tiē zhǐ):指用于贴在物体上的纸张。
近义词
缯帖(zēng tiē):指绣着缯丝的帖子,通常用来指代精美的贴子。
反义词
白纸(bái zhǐ):指没有任何文字、图案或贴纸的纯白纸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