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蔘的意思、萧蔘的详细解释
萧蔘的解释
草木茂盛貌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纷容萧蔘,旖旎从风。”《文选·司马相如<上林赋>》作“箾蔘”。
词语分解
- 萧的解释 萧 (蕭) ā 即“艾蒿”。 冷落,没有生气的样子:萧然。萧瑟。萧索。萧飒。萧森。萧骚。萧疏。萧条。 〔萧萧〕a.象声词,形容马叫声或风声,如“风萧萧兮易水寒”;b.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,如“华发萧萧老
- 蔘的解释 蔘 ē 古同“参”,人参。 笔画数:; 部首:艹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萧蔘
萧蔘(xiāo shēn)是一个汉字词语,由两个部分组成,分别是“萧”和“蔘”。在这个词中,“萧”是一个形声字,偏旁部首是“艹”(草字头),声符是“肃”(sù),意义是指干燥、幽雅的植物;而“蔘”是一个会意字,由“艹”部首和“参”字形声构成,意义是指人参这一种植物。
“萧蔘”的来源是古代文献《千字文》中的一句话“井仃蒙牛羊束骆索隶司绑马苦臣酉戌及夫巨牙犬亥羽绞”,其中的“蔘”字被用作指代人参。在繁体字中,“萧蔘”没有特定的写法变化,保持同样的形式。
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,“萧蔘”可以写作“篠蔘”。例如,在《搜神记》(鲁迅所著)中有这样的一句话:“每见大夫,送之以篠蔘,及把手中礼悄去。”
以下是一些使用“萧蔘”一词的例句:
1. 这种药材属于典型的萧蔘,适合用来调理身体。
2. 她喜欢用萧蔘来泡茶,觉得有一种清新的香气。
组词:萧瑟、蔘草、蔘姜、萧然
近义词:人参、泡参
反义词:湿润、沉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