敛声匿迹的意思、敛声匿迹的详细解释
敛声匿迹的解释
不声张,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,不公开出现。《解放日报》1944.8.18:“这样,识时务的就不得不敛声匿迹。”
词语分解
- 敛的解释 敛 (斂) ǎ 收拢,聚集:敛钱。敛足(收住脚步,不住前进)。敛容。敛衣(用收集来的碎布制成的衣)。收敛。聚敛。 征收:横征暴敛。 收束,约束:敛迹。敛手(.缩手,表示不敢恣意妄为;.拱手,表示恭敬)
- 匿迹的解释 隐藏起来,不露形迹匿迹江湖详细解释见“ 匿迹 ”。亦作“ 匿跡 ”。隐藏起来,不露形迹。《申子·大体》:“故善为主者,倚於愚,立於不盈,设於不敢,藏於无事,窜端匿迹,示天下无为。”《南史·隐逸传上·
网络扩展解释
《敛声匿迹》的意思
《敛声匿迹》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指人们在某种情况下隐藏自己的声音和身影,不敢出现或发表意见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敛声匿迹》的部首拆分为“讠”和“匕”,共有11个笔画。
来源
《敛声匿迹》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《答傅青主簿书》中。它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种情况,即人们因为害怕受到迫害或惩罚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。
繁体
《敛声匿迹》的繁体字是「斂聲匿跡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「敛声匿迹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。因为字形演变和统一规范,目前采用的写法是经过总结和统一的现代化写法。
例句
1.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很多人都选择了《敛声匿迹》,生活在恐惧和压迫中。
2. 他们害怕被追责,所以只能选择《敛声匿迹》,默默无闻地过着平凡的生活。
组词
1. 隐姓埋名:隐藏自己的身份和名字。
2. 避重就轻:避免面对困难,而选择去做容易的事情。
近义词
1. 韬光养晦:隐藏自己的才能或优势,不张扬。
2. 忍辱负重:忍受屈辱,承担沉重的责任。
反义词
1. 大声疾呼:高声呼喊,表达自己的意见。
2. 喧宾夺主:过分喧闹,不顾他人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