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旄的解释
持握旌旗。借指掌握兵权。《资治通鉴·唐昭宗光化三年》:“况 王氏 秉旄 五代 ,时推忠孝。” 宋 曾巩 《司徒员外郎蔡公墓志铭》:“司封抱能屈初龄,秉旄怀紱晚始亨。”
词语分解
- 秉的解释 秉 ǐ 拿着,持:秉烛。 掌握、主持:秉正。秉公。 古代容量单位,一秉合六十斛。 姓。 笔画数:; 部首:禾; 笔顺编号:
- 旄的解释 旄 á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:“上将拥旄西出征,平明吹笛大军行”。 旄 à 古同“耄”,年老。 笔画数:; 部首:方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《秉旄》这个词是用来形容秉持旗帜、执掌权力的意思。下面我们来拆分一下它的部首和笔画以及探寻一下它的来源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:
- 部首:⺣(由“手”字形成的“寸”字作为部首)
- 笔画:共7画
来源:
《秉旄》一词的出处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场文化。在古代,官员往往会手持旄(又称军旅帜旗)行走,这个动作象征着执掌权力和决策,因此,才有了这个词的衍生意义。
繁体字:
繁体字为《秉旄》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:
在古时候,人们使用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。关于《秉旄》这个词,它的古汉字写法为「秉㝏」。
例句:
1. 他一直秉旄而行,保持着领导者的威严。
2. 只有秉旄者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决策。
组词:
与《秉旄》相关的组词有:
1. 秉持:持守、坚持。
2. 秉性:指一个人的天性、品性。
3. 执旄:执掌旌旗,即执掌权力。
近义词:
与《秉旄》意思相近的词汇有:
权威、掌权、决策、主持。
反义词:
与《秉旄》意思相反的词汇有:
放手、放弃、让权、屈服。
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!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nq+nmqQ=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