裂裳裹足的意思、裂裳裹足的详细解释
裂裳裹足的解释
相传 公输般 为 楚 设置云梯,欲以攻 宋 。 墨子 闻之,“自 鲁 往,裂裳裹足,日夜不休”,十日十夜而至 郢 说 楚王 。事见《战国策·宋卫策》、《吕氏春秋·爱类》。后用为奔走急切之典。 南朝 梁 刘孝标 《广绝交论》:“是以耿介之士,疾其若斯,裂裳裹足,弃之长騖。” 宋 朱熹 《答吕伯恭书》:“老兄忧时之切,惓惓不忘,窃计裂裳裹足不俟屨而就途矣。”亦作“ 裂裳裹膝 ”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 申包胥 知不可,乃之於 秦 ,求救 楚 ,昼驰夜趋,足踵蹠劈,裂裳裹膝,鹤倚哭於 秦 庭,七日七夜,口不絶声。”亦省作“ 裂裳 ”。 唐 唐彦谦 《送樊琯司业归朝》诗:“去日应悬榻,来时定裂裳。”
词语分解
- 裂裳的解释 .撕裂衣裳。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下》:“ 樊噲 常持铁楯,闻 项羽 有意杀 汉王 , 噲 裂裳以裹楯,冠之入军门,立 汉王 旁,视 项羽 。” 晋 干宝 《<晋纪>总论》:“脱耒为兵,裂裳为旗,非战国之
- 裹足的解释 裹脚。喻指停足不前裹足不入秦。;; 李斯《谏逐客令》详细解释.包裹其足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酒酣, 公子光 佯为足疾,入窋室裹足。”.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
网络扩展解释
裂裳裹足的意思:
「裂裳裹足」是一个成语,形容人们的生活贫苦,衣食不足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:
「裂裳裹足」的部首是「衣」(衣服)和「足」(脚),它的总笔画数为17画。
来源:
「裂裳裹足」最早出现在《晋书·张邕传》中。张邕是西晋末年的一位贤良之士,他的生活非常贫困,身上的衣服和鞋子都破烂不堪。这个成语就是通过描写他的形象来表达贫穷贫困的生活。
繁体:
「裂裳裹足」的繁体字为「裂裳裹足」。繁体字是在简体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,它在形状和结构上与简体字有所不同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:
在古代,「裂裳裹足」的写法可能并不完全相同。汉字的书写形式在演变中会发生变化,因此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。
例句:
他们一家生活困苦,经常「裂裳裹足」度日。
组词:
组词:裂缝、裳衣、裹脚布。
近义词:
近义词:穷困潦倒、衣食不济、衣不蔽体。
反义词:
反义词:锦衣玉食、衣食无忧、财源广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