令仪的意思、令仪的详细解释
令仪的解释
(1).谓整肃威仪。《诗·小雅·湛露》:“其桐其椅,其实离离。岂弟君子,莫不令仪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虽得王之燕礼,饮酒不至於醉。莫不善其威仪,令可观望也。”
(2).指美好的仪容、风范。 唐 司空图 《障车文》:“夫人琁躔濬发,金缕延长,令仪淑德,玉秀兰芳。” 宋 秦观 《蔡氏哀词》:“惟夫人之高谊兮,真一时之女英;既富有此好德兮,又申之以令仪。” 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冰壶重会》:“玉堂重瞻令仪,百朋锡懽情难拟。”
(3).盛美的典礼。《乐府诗集·燕射歌辞三·周朝飨乐章》:“衣冠济济,鐘磬洋洋,令仪克盛,嘉会有章。”
词语分解
- 令的解释 令 í 〔令狐〕a.古地名,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;b.复姓。 令 ǐ 量词,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。 令 ì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:命令。法令。朝(乷 )令夕改。 古代官名:县令。令尹。尚书令
- 仪的解释 仪 (儀) í 人的外表或举动:仪态。仪表。威仪(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)。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:仪式。仪仗。司仪。 礼物:贺仪。谢仪。 供测量、绘图、实验用的器具:仪器。 法制,准则:仪刑。“设仪立
网络扩展解释
令仪的意思
《令仪》(lìng yí)一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,分别是“令”和“仪”。它是一个名词短语,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举止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令仪》的第一个字“令”是由部首“人”和“令”组成,它的拼音为lìng,总共有5画。
《令仪》的第二个字“仪”是由部首“人”和“义”组成,它的拼音为yí,总共有6画。
来源和繁体
《令仪》一词源自于《论语·子路》一章。“令仪”的本义是指遵守礼仪规范、行为规范得当。在文化传统中,人们常将“令仪”作为一种美德来追求。
在繁体字中,“令仪”的写法保持一致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汉字写法中,字形和现代有所差异。然而,《令仪》这个词的古代写法与现代相似,没有太大的变化。
例句
1. 她的言谈举止都非常端庄,真是个具备良好令仪的女孩。
2. 他对父母十分孝顺,言谈举止都符合令仪之道。
组词、近义词、反义词
组词:令人钦佩、仪态万千、得体、得宜、合宜、体面。
近义词:端庄、大方、彬彬有礼、正派、得体。
反义词:粗鲁、无礼、不当、草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