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险的意思、拒险的详细解释
拒险的解释
据守险要;凭借险要以拒敌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卫将军 董承 与 袁术 将 萇奴 拒险, 洪 不得进。”
词语分解
- 拒的解释 拒 ù 抵挡,抵抗:拒守。拒敌。抗拒。 不接受:拒绝。拒谏(拒绝劝谏)。来者不拒。 古同“矩”,方阵。 笔画数:; 部首:扌; 笔顺编号:
- 险的解释 险 (險) ǎ 可能遭受的灾难:危险。风险。冒险。探险。保险。铤而走险。 可能发生灾难的:险象。险情。险境。险峰。险恶。 要隘,不易通过的地方:险隘。险厄。险固。天险。 存心狠毒:险毒。阴险。 几乎,
网络扩展解释
拒险
拒险是一个汉字词语,拆分成两个部首:扌(手)和八(比)。扌表示手,八表示比,合起来形成“阝”字部部首。
拒险的拼音是jù xiǎn。
“拒险”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章《庄子·田子方》中的一句话:“大王曰:‘其可以教人乎?’田子方对曰:‘否;至人子自拒于人乎,而后可以教人。’”意思是只有能够自我保护自我拒绝危险的人,才能够教导别人。
在繁体字中,拒险字的写法是拒險。
古代汉字写法则是在拒字上加上风字部首,形成“風+拒”字形。
以下是“拒险”在句子中的例句:
1. 他们勇敢地拒险前行,最终成功登顶。
2. 我们不能拒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