蝌蚪的意思、蝌蚪的详细解释
蝌蚪的解释
[tadpole] 蛙或蟾的幼虫。如:蝌蚪书(古文字体的一种。笔画多,头大尾小,形如蝌蚪,故称);蝌蚪文字(又叫蝌蚪篆文、蝌蚪鸟迹。即指蝌蚪书)
详细解释
亦作“ 蝌斗 ”。1.蛙或蟾蜍的幼虫。《南史·文学传·卞彬》:“蝌斗唯唯,羣浮闇水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四·蝌蚪》:“蝌蚪生水中,虾蟇,青鼃之子也……蝌蚪状如河豚,头圆,身上青黑色,始出有尾无足,稍大则足生尾脱。” 清 陈维崧 《点绛唇·夜宿临洺驿》词:“晴髻离离, 太行 山势如蝌蚪。”
(2).指蝌蚪书。 宋 苏轼 《凤翔八观·石鼓歌》:“忆昔 周宣 歌《鸿雁》,当时籀史变蝌蚪。” 元 谢应芳 《怀詹国远》诗:“蝌蚪残书补未全,斋居一榻坐来穿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古史钩沉论二》:“ 孔 壁既彰,蝌斗煌煌,匪 籀 而 仓 ,盖宪章者 文 武 ,而匪宪章 宣王 ,史之小罪三。”参见“ 蝌蚪书 ”。
词语分解
- 蝌的解释 蝌 ē 〔蝌蚪〕蛙或蟾蜍的幼体,黑色,身体椭圆,有长尾,生活在水中,最后变成蛙或蟾蜍。亦称“活东”。 笔画数:; 部首:虫; 笔顺编号:
- 蚪的解释 蚪 ǒ 〔蝌蚪〕见“ 蝌”。 笔画数:; 部首:虫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《蝌蚪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
《蝌蚪》是一个中文词语,指的是青蛙的幼虫阶段。蝌蚪是一种在水中生长和发育的动物,它们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,最终会变成成年的青蛙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蝌蚪》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虫和口,其中虫表示类别,口表示发音部分;总共有13个笔画。
来源
《蝌蚪》一词最早出现在《尔雅》一书中,是中国古代的字典和辞书,该词被用来描述青蛙的幼虫。在古代,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述相对较少,因此一些动物的名称也较为简单直接。
繁体
《蝌蚪》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「蝌蚪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写作《蝌蚪》这个词时,常采用「蝌蛞」的写法,其中「蛞」为古代常用字,用来指代一些水生动物。
例句
1. 我们去河边捞蝌蚪玩。
2. 这些蝌蚪将来会变成青蛙。
3. 孩子们在池塘里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。
组词
1. 蝌蚪池:用来养殖和观察蝌蚪的池塘。
2. 蝌蚪粥:用蝌蚪熬制而成的汤粥。
3. 蝌蚪图:用来描绘蝌蚪形象的画图。
近义词
1. 蛙蛙:另外一种常用来指代青蛙幼虫的词语。
2. 山鸣泉应:古代诗人杜牧曾用这个词来描写蝌蚪的鸣叫声。
3. 异龟:形容蝌蚪外形独特的词语。
反义词
1. 青蛙:指代蝌蚪成长后的成年青蛙。
2. 塘龙:用来形容蝌蚪变成成年的青蛙之后,体型变大的反义词。
3. 水蛙:用来表示在水中生活的青蛙,与陆蛙作为反义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