肋底下插柴的意思、肋底下插柴的详细解释
肋底下插柴的解释
元 剧习用语。谓自行隐忍或自行稳住。 元 关汉卿 《救风尘》第三折:“我更是的不待饶人,我为甚不敢明闻,肋底下插柴自稳,怎见你便打他一顿。” 元 无名氏 《神奴儿》第四折:“我见他两次三番如丧神,早难道肋底下插柴自稳。”
网络扩展解释
肋底下插柴的意思
《肋底下插柴》是一个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的骨肉之情深厚、血脉相通的亲情。表示亲戚之间互助、扶持的意思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肋底下插柴》这个词可以拆分为“⺼”、“木”,部首为“⺼”,笔画为16画。
来源和繁体
《肋底下插柴》起源于《尚书·商书·又箴》:“同氏兄弟,肋(又作革)牵挂柴,立于朝。”在繁体中,它的写法为「脅底下插柴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时候,汉字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,所以《肋底下插柴》的写法也有变化。例如《康熙字典》中是这样写的「脅底下插柴」。
例句
他和哥哥的关系非常好,真可谓肋底下插柴。
组词
肋骨、插手、柴米油盐。
近义词
骨肉情深、骨肉如一、血浓于水。
反义词
水火不容、势不两立、两肋插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