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鉴的意思、衡鉴的详细解释
衡鉴的解释
见“ 衡鑑 ”。
亦作“ 衡鉴 ”。1.衡器和镜子。比喻准绳、楷模。 宋 范仲淹 《上执政书》:“赏罚者,天子之衡鑑也。衡鑑一私,则天下之轻重妍丑,从而乱焉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上宋侍读书》:“伏惟执事体纯明以立质,积学问以广德……诚荐绅之表的,后进之衡鑑也。”
(2).品评;鉴别。 宋 陆游 《南唐书·伍乔传》:“及覆考牓出, 乔 果为首, 洎 、 贞观 次之,时称主司精於衡鑑。” 宋 叶绍翁 《四朝闻见录·庆元二年戒饬场屋付叶翥已下御笔》:“惟赖卿辈协意悉心,精加衡鉴,网罗实才。” 明 李东阳 《送傅曰会还新喻二十韵》:“岁月供铅槧,交情识佩刀。文章吾所畏,衡鑑尔能逃。” 茅盾 《<新绿丛辑>旨趣》:“作者天南地北,既非相识,又无所谓好恶,倘有衡鉴失当,罪在我们的学力不够。”
词语分解
- 衡的解释 衡 é 秤杆,泛指秤:衡器。衡镜(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)。衡鉴(衡镜)。 称量:衡钧(借指执掌国政之权)。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,比较评定:权衡。衡情度理。 平,对等:平衡。均衡。 指北斗星:衡汉(北斗
- 鉴的解释 鉴 (鑒) à 镜子。 照:光可鉴人。 观察,审察:鉴别。鉴定。鉴赏。鉴于(看到,觉察到)。台鉴(书信用语,表示请人看信。亦作“惠鉴”、“钧鉴”)。鉴往知来。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:借鉴。鉴戒
网络扩展解释
《衡鉴》的意思
《衡鉴》是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成语,它指的是用来比较、评估、判断和鉴别事物的准则、标准或方法。它源自古代的法律,用于判定是非曲直、善恶美丑的参考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衡鉴》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:「衣」和「酉」。其中,「衣」是上衣的意思,作为部首有2个笔画;「酉」是酒器,作为部首有7个笔画。
来源与繁体
《衡鉴》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《汉书·昌邑王传》:“凡为人臣子者,不得当圣人之道,而以其事亲愿为衡鉴。” 这句话意味着臣子不应该依据自己的私利而判断是非,应该以圣人之道为准则来评估事物。
在繁体字中,《衡鉴》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,没有特别的变化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汉字有着不同于今天的书写形式。对于《衡鉴》这个词,古时候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,但基本的意思仍然保持一致。
例句
1. 他总是以道义为衡鉴,从不偏袒任何一方。
2. 作为一名领导者,你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为衡鉴进行决策。
3. 这幅画很好地体现了古代文化的衡鉴。
组词
组词方面,与《衡鉴》相关的词汇有:
1. 衡量:用于评估、计算或比较事物。
2. 观察:详细、仔细地看待、观看某事物。
3. 教训:从历史经验或错误中得到的有益的教导。
近义词和反义词
近义词:审察、核对、评估
反义词:盲从、误判、执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