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谏议的详细解释

谏议的意思、谏议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谏议的解释

(1).官名。谏议大夫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、諫议、六经祭酒各一人。” 唐 韩愈 《感春》诗之三:“ 蔡州 纳节旧将死,起居諫议联翩来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资政新篇》:“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諫议在侧,以辅圣聪不逮。”

(2).谏诤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 子胥 力於战伐,死於諫议。”

(3).指谏诤论议的文字。 刘师培 《<文章学史>序》:“如 房玄龄 深识机宜, 马周 长於机变, 魏徵 少学纵横,然 房 长於书檄, 马 长於敷奏, 魏 长於諫议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谏的解释 谏 (諫) à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谏劝。进谏。谏阻。兵谏。从谏如流。 笔画数:; 部首:讠; 笔顺编号:
  • 议的解释 议 (議) ì 意见,言论:议论。提议。建议。 讨论,商量:商议。会议。协议。议案。议决。议价。 评论是非,多指责备:非议。恐招物议。 旧时文体的一种,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:奏议。驳议。 笔画数:

网络扩展解释

谏议

谏议(jiàn yì)是一个汉字词语,拆分部首为讠和言,总共有13画。该词来源于古代汉语,是由两个独立的汉字组合而成。

繁体与古时候汉字写法

在繁体字中,谏议的写法保持不变。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以是略有差异的,但整体结构基本相同。

例句

1. 官员应该知道听取各方的谏议,以便作出明智的决策。

2. 他的谏议被上级采纳,对整个计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
组词

1. 谏言:意味着对上级或者做出错误决策的人提出批评或建议的话语。

2. 谏诤:指直言进谏,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提出忠告和劝告。

3. 谏逐:表示因为谏言过分直接或者不悦上级,被迫离职或被开除。

近义词

1. 劝告:表示向他人提供建议或意见,以期引导他们采取有利的行动。

2. 建议:指向他人提出的关于某个行动或事情的意见或提议。

反义词

1. 听从:表示服从他人的命令或指示,不做出抗议或提出异议。

2. 遵循:指按照规定、规则或指示做事,不违背或违反。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nqunmqae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