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义的意思、节义的详细解释
节义的解释
亦作“ 节谊 ”。谓节操与义行。《管子·君臣上》:“是以上之人务德,而下之人守节义。”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“其赐人尤贫困、孤弱、单独穀,人三斛;贞妇有节义十斛。” 李贤 注:“节谓志操,义谓推让。”《新唐书·张建封传》:“帝又使左右以所持鞭赐之,曰:‘卿节谊岁寒弗渝,故用此为况。’”按,《旧唐书·张建封传》作“节义”。 元 李文蔚 《圯桥进履》第三折:“论节义呵,我学那存忠孝施正礼行仁道治纲常 伊尹 扶 汤 。” 清 顾炎武 《述古》诗:“ 孝武 尊六经,其功冠百王,节义生人材,流风被 东京 。”
词语分解
- 节的解释 节 (節) é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 段落,事项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
- 义的解释 义 (義) 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:正义。义不容辞。义无反顾。仗义直言。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:义举。义务。义愤。义演。见义勇为。 情谊:义气。恩义。义重如山。 意思,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:意义。含义。
网络扩展解释
节义的意思
节义是一个中文词汇,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思想、行为和道德上始终坚守正义和道义的原则。一个具有节义的人会坚守自己的原则,不受外界利益的干扰,始终保持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。
节义的拆分部首和笔画
节义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:节(节)和义(音),其中节部首的笔画数为5,义部首的笔画数为7。
节义的来源
节义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中。儒家强调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,要求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坚守正义、诚实和道义,具备节义的品质。这个词语准确地概括了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道德准则。
节义的繁体
节义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「節義」。
节义的古时候汉字写法
节义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,其中「节」这个字在古代写法中增加了一个「刂」部,写作「刦」;「义」这个字在古代写法中将「刀」的右上方作为「丁」旁,写作「義」。
节义的例句
1. 他是一个具有节义的人,从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背离自己的原则。
2. 在这个贪婪的时代,保持节义非常重要,始终坚守道德底线。
节义的组词
1. 节操:指一个人保持节义的意志和行为准则。
2. 义气:指朋友之间忠诚、信任和奉献的情感。
3. 忠诚:指一个人对于事业、组织或国家的忠实和坚持。
节义的近义词
1. 正义:指符合道义和法律的原则和行为。
2. 品德: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。
节义的反义词
1. 贪婪:指在利益面前放弃原则,只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。
2. 萎靡:指一个人在道德和精神上失去激情和动力。
3. 背信弃义:指在需要时背离诺言或违背原则的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