蝼蝈的意思、蝼蝈的详细解释
蝼蝈的解释
蛙属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夏之月﹞螻蟈鸣,蚯蚓出。” 郑玄 注:“螻蟈,蛙也。”《逸周书·时训》:“立夏之日,螻蟈鸣。” 朱右曾 校释:“螻蟈,蛙之属,蛙鸣始于二月,立夏而鸣者,其形较小,其色褐黑,好聚浅水而鸣。” 唐 张碧 《山居雨霁即事》诗:“古路绝人行,荒陂响螻蟈。”一说蝼为蝼蛄,蝈为蛙、蛤蟆。参阅《礼记·月令》“﹝孟夏之月﹞螻蟈鸣” 陆德明 释文引 汉 蔡邕 《月令章句》及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“螻蟈鸣” 汉 高诱 注。又说即蝼蛄。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二·蝼蛄》及《尔雅·释虫》“天螻” 清 郝懿行 义疏。
词语分解
- 蝼的解释 蝼 (螻) ó 〔蝼蛄〕昆虫,褐色,有翅,前脚强化为挖掘足,能掘地,咬农作物的根。亦称“天蝼”、“蛞蝼”、“土狗”;简称“蝼”,如“蝼蚁”(用以代表微小的生物,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)。 (螻)
- 蝈的解释 蝈 (蟈) ō 〔蝈蝈儿( (蟈) )〕昆虫,身体绿色或褐色,翅短,腹大,善于跳跃。雄的前翅根部有发声器,能振翅发声。对植物有害。 笔画数:; 部首:虫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《蝼蝈》的意思
词语《蝼蝈》指的是一种昆虫,俗称蚂蚱。它们体形短小、呈现绿色或棕色,通常生活在草地或农田中。蚂蚱以植物为食,主要依靠后腿跳跃来移动。
《蝼蝈》的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蝼蝈》的拆分部首是虫和虍,其中虫表示与昆虫或虫有关,虍表示与虎有关。《蝼蝈》的总笔画数为12,虫部的笔画数为6,虍部的笔画数为6。
《蝼蝈》的来源
《蝼蝈》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过程中。在甲骨文和金文时期,汉字的象形特征更加明显,蚂蚱形态的汉字写法也随之演化。后来,通过简化和变形,逐渐形成了现代的《蝼蝈》汉字。
《蝼蝈》的繁体字
《蝼蝈》的繁体字为螻蛄。在繁体字中,虫部的形态更加接近蚂蚱的真实形态,而虍部则保留了原来的形态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汉字写法中,《蝼蝈》的形态与现代略有不同。虫部在甲骨文和金文时期的形态更加接近蚂蚱的真实形态,而虍部以形似“虎”字的形态出现。
《蝼蝈》的例句
1. 田地里的蝼蝈影响了庄稼的生长。
2. 孩子们正在追逐着草地上跳跃的蚂蚱。
《蝼蝈》相关词汇
组词:蚂蚱、青蛙、蛐蛐
近义词:蚱蜢、蝗虫、飞蝗
反义词:蜘蛛、蝴蝶、蜜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