橹楯的意思、橹楯的详细解释
橹楯的解释
大盾。 汉 荀悦 《汉纪·元帝纪下》:“ 汉 兵四面推櫓楯,并入土城。” 清 曾国藩 《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》:“累箱实土,以作櫓楯。”
词语分解
- 橹的解释 橹 (櫓) ǔ 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,置于船边,比桨长,用于摇动:摇橹过江。 笔画数:; 部首:木; 笔顺编号:
- 楯的解释 楯 ǔ 阑槛横木,指阑干:楯轩。 拔擢:“引楯万物,群美萌生”。 古代载棺木的车。 楯 ù 同“盾”。 笔画数:; 部首:木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《橹楯》是什么意思
《橹楯》这个词是中国古代的汉字,意思是划船时用于固定船桨或桨岸的木制工具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橹楯》的部首是木(木字旁)和曰(日字旁),它的总共笔画数为19画。
来源与繁体
《橹楯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《说文解字》中,是中国古代的字词之一。在繁体中,它的写法分别是「櫓橐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时候,汉字的书写方式有一些不同,可以以楷书为例。《橹楯》在古代的楷书写法中,橹的「添」字旁的部分长而大,楯的上半部分像是一个扩大的木字旁,下半部分是一个扩大的曰字旁。
例句
1. 他用橹楯稳稳地划过湖面。
2. 划手们准备好橹楯,等待船长的指令。
组词
1. 橹手(指划船的人)
2. 橹船(指使用橹楯划动的船)
3. 桨楯(指用于固定桨或桨岸的工具)
近义词和反义词
近义词:划船桨、槳杆、摇橹
反义词:舵、帆、车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