鲈乡亭的意思、鲈乡亭的详细解释
鲈乡亭的解释
亭名。在 江苏省 吴江市 东 长桥 上,亭旁曾有 春秋 越 范蠡 、 晋 张翰 、 唐 陆龟蒙 画像。 宋 苏轼 有《戏书吴江三贤画像》诗,因名亭曰 三高亭 ,且更为塑像。后 绍兴 年间 林肇 为令,作序江上,更名“鱸乡亭”。 清 李慈铭 《越缦堂读书记·升庵集》:“﹝ 宋 ﹞ 陈文惠公 尧佐 《吴江诗》云:‘平波渺渺烟苍苍,菰蒲纔熟杨柳黄,扁舟繫岸不忍去,西风斜日鱸鱼乡。’后人於其地立 鱸乡亭 。”参阅 宋 龚明之 《中吴纪闻·三高亭》、《嘉庆一统志·苏州府·古迹》。
词语分解
- 鲈的解释 鲈 (鱸) ú 〔鲈鱼〕体侧扁,嘴大,鳞细,背灰绿色,腹面白色,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。生活在近海,秋末到河口产卵。为常见的食用鱼类。 (鱸) 笔画数:; 部首:鱼; 笔顺编号:
- 乡亭的解释 .乡中公舍。 汉 制,百户为一里,十里一亭,十亭一乡,每亭设公舍一间,供行人止息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缮乡亭,浚沟渠。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诘术》:“民间之宅,与乡亭比屋相属。” 北魏 贾思勰
网络扩展解释
鲈乡亭
词义:
《鲈乡亭》指的是一座位于中国河北省邢台市任县的古亭。这座亭起初是为了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而建造的,后来又成了纪念元代文学家郑文宝的场所。亭名中的“鲈乡”意味着“鲈鱼之乡”,寓意着该地区水产丰富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:
《鲈乡亭》的拆分部首是“鱼”,笔画为“15”。
来源:
《鲈乡亭》的来源可追溯至唐代。韩愈是唐代文学家,郑文宝是元代文学家,他们都在任县以及周边地区有重要的文化影响。因此,韩愈亭和郑文宝亭两者合并,形成了鲈乡亭。
繁体:
《鲈乡亭》的繁体字为「鯥鄉亭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:
在古代,鲈乡亭的汉字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差异。
例句:
他们约定在鲈乡亭见面。
组词:
相关的组词包括:鲈鱼、乡亭、亭台楼阁。
近义词:
近义词包括:韩愈亭、郑文宝亭。
反义词:
《鲈乡亭》没有明确的反义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