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钲的意思、鸣钲的详细解释
鸣钲的解释
敲击钲、铙或锣。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号。 明 沉璟 《义侠记·奇功》:“听鸣鉦,解奸徒向 高唐 远行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二:“今人开舡鸣鉦,未知起于何时。”柳子戏《孙安动本》第一场:“当朝首相,鸣钲开道旌旗扬,前护后拥朝堂上,满朝文武俱景仰。”
词语分解
- 鸣的解释 鸣 (鳴) í 鸟兽或昆虫叫:鸣啭。鸣唱。鸣叫。鸣禽。鸟鸣。 发出声音,使发出声音:鸣响。鸣奏。孤掌难鸣。 声明,发表意见、情感:鸣谢。鸣冤。百家争鸣。 闻名,著称:“以文鸣江东”。 笔画数:; 部
- 钲的解释 钲 (鉦) ē 古代的一种乐器,用铜做的,形似钟而狭长,有长柄可执,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,在行军时敲打。 钲 (鉦) è 化学元素“镄”的旧称。 笔画数:; 部首:钅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《鸣钲》的意思
《鸣钲》是一个成语,表示拉响警钟、警示人们。它包含了警醒、警告的含义。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比喻在危急时刻,及时发出警告,以防止不测事件的发生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鸣钲》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鸟(鸟字底)和钅(金字旁),它的总笔画数是12画。
来源
《鸣钲》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《左传·襄公十三年》这本古代历史文献中。原文是:“《褒姒鼓瑟》之辞君子以鸣志,鸣琴以附德,鸣磬《鸣钲》以出闻。”意思是通过鼓瑟、弹琴、击磬、敲钟等方式,传达出各种声音,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美德。
繁体
《鸣钲》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「鳴鍾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,「鸣钲」这个成语被写作「鳴鉦」。
例句
1. 城管部门通过频繁执法,向市民鸣钲,提醒他们不要乱丢垃圾。
2. 这次事故是一次巨大的教训,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,时刻保持警惕,及时鸣钲。
组词
1. 鸣琴:指弹奏琴弦发出声音。
2. 鸣磬:指击打磬钟发出声响。
3. 鸣钟:指敲打钟声,鸣锣:指敲打锣声,含有警示警醒的含义。
近义词
1. 鸣锣喝道:指高声呼喝,提醒人们注意。
2. 鸣金收兵:指吹响号角,表示战斗结束。
反义词
1. 闭口不言:指保持沉默,不发声。
2. 不知世务:指对周围的情况缺乏认知和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