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不识书的意思、目不识书的详细解释
目不识书的解释
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;不甚识字或不识字。 宋 司马光 《涑水记闻》卷十六:“ 李士寧 者, 蓬州 人,自言学多诡数,善为巧发奇中,目不识书,而能口占作诗,颇有才思。”亦作“ 目不知书 ”。 清 侯方域 《豫省试策一》:“ 后赵 石勒 目不知书,然常使人读《汉书》, 勒 卧听之。”参见“ 目不识丁 ”。
词语分解
- 目的解释 目 ù 眼睛:目光。醒目。历历在目。目指气使(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,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颐指气使”)。 看,视:目语。目论(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)。 想要达到的地点、境地或想要得
- 书的解释 书 (書) ū 成本的著作:书籍。书刊。书稿。书香。书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)。书生气(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)。 信:书信。书札。书简。书函。 文件:证书。说明
网络扩展解释
《目不识书》的意思
《目不识书》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指一个人不识字、不懂得读书知识,表示对知识的无知和不重视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目不识书》这个成语可以拆分成三个部分:
- 目:表示眼睛,属于中文“目”部首,有五画。
- 不:表示否定、不会,属于中文“一”部首,有四画。
- 识书:表示懂得读书、识字,属于中文“言”部首,有八画。
来源和繁体写法
《目不识书》最早出自《齐民要术·利法》一书,后来成为常用的成语。在繁体字中,这个词是「目不識書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汉字,「目」的形状更像一个立体凸起的眼睛,而不是现代中文字体的平面形式。而「不」和「識」都有一些变体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书写形式。
例句
他是个目不识书的人,对文化知识一窍不通。
组词、近义词和反义词
组词:目瞪口呆、目空一切、目不转睛
近义词:不识时务、无知无识
反义词:博学多识、视野开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