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德的意思、逆德的详细解释
逆德的解释
(1).古代指勇、争、战、怒等有背慈善仁爱之事。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 越王 勾践 即位三年而欲伐 吴 …… 范蠡 进諫曰:‘夫勇者,逆德也;兵者,凶器也;争者,事之末也。’” 韦昭 注:“德尚礼让,勇则攻夺。”《尉缭子·武议》:“兵者,凶器也;争者,逆德也;将者,死官也:故不得已而用之。”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兵者,凶器也;战者,逆德也;争者,事之末也。”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怒者,逆德也;兵者,凶器也。”《荡寇志》第七八回:“夫佳兵不祥,战者逆德。”
(2).背弃仁德。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顺德者昌,逆德者亡。”
词语分解
- 逆的解释 逆 ì 方向相反,与“顺”相对:逆流。逆行。逆风。逆转(僴 )(局势恶化)。莫逆之交。 抵触,不顺从:忤逆。忠言逆耳。 背叛,背叛者或背叛者的:叛逆。逆产。 迎接:逆旅(旅店)。 预先:逆料(预料)。
- 德的解释 德 é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,品行,品质:美德。品德。公德。德行。道德。德性。德育(以一定的社会要求,进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德才兼备。度德量力。德高望重。 心意,信念:一心一德。
网络扩展解释
逆德的意思
逆德是一个汉语词汇,意思是指违背道德和伦理,做出不正当、不公正、不义的行为。逆德一词通常用于批评和谴责那些背离道德准则的人或行为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逆德的拆分部首为辶和心,其中辶为辵部首的简化形式,表示走路,心为心部首,表示心思和内心。逆德的总笔画为11。
来源
逆德一词的源自《周易·系辞下篇·后序》:“道之所以藏者,不道也,逆德也。”意思是道为何而隐藏,是因为不正道,是违背德行。
繁体
逆德的繁体字为「逆德」,与简体字相同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逆德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,与现代汉字的形状相似,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。
例句
1. 他的行为深深地逆德了。 2. 他如此背离道德准则,无疑是在逆德。
组词
逆德的相关组词有:逆天、逆境、逆流、逆向。
近义词
逆德的近义词包括:背道、背德、违反道德、不义。
反义词
逆德的反义词包括:顺德、正义、道德、合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