匏竹的意思、匏竹的详细解释
匏竹的解释
笙、竽、箫、笛一类的乐器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匏竹利制。” 韦昭 注:“匏,笙也;竹,簫管也。”《南史·梁纪下》:“况郊祀配天,罍篚礼旷,齐宫清庙,匏竹不陈。” 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骈俪三》:“今也牺尊在西,匏竹在下,侑于宗祖,交于神祇。”《元史·祭祀志二》:“匏竹者,分立于琴瑟之后,为二列重行,皆北向相对为首。”
词语分解
- 匏的解释 匏 á 〔匏瓜〕.一年生草本植物。果实比葫芦大,对半剖开可做水瓢。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均俗称“瓢葫芦”。 中国古代八音之一,如笙、竽等。 笔画数:; 部首:勹; 笔顺编号:
- 竹的解释 竹 ú 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 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
网络扩展解释
匏竹的意思
《匏竹》是指一种特殊形态的植物,属于葫芦科植物,亦称为“葫芦竹”。其主要特点是植物茎干部分中空,呈现中空的圆柱形,外表光滑,并且具有很高的韧性和耐久性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匏竹》的拆分部首为竹字旁,部首编号为118;笔画数为10画。
来源和繁体
《匏竹》这个词汇源自于古代汉字,是从古代文字演变而来的。在繁体中,《匏竹》的写法与简体一致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古时候,《匏竹》的写法可能稍有不同,但整体结构和现代汉字相似。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,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汉字的变体和不同写法。
例句
1. 这块匏竹制成的容器坚固耐用,可以用来装水。
2. 农民用匏竹制作的漏斗,可以过滤杂质。
组词
葫芦、葫芦状、葫芦藤、葫芦壳
近义词
葫芦、葫芦竹草、葫芦状植物
反义词
非葫芦形态的植物、非中空的竹类植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