辔衔的意思、辔衔的详细解释
辔衔的解释
御马的缰绳和嚼子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推於御也,齐辑乎轡衔之际,而急缓乎脣吻之和。”《楚辞·九章·惜往日》:“乘騏驥而驰骋兮,无轡衘而自载。” 朱熹 集注:“轡,马韁;衘,马勒也。”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刑德》:“故轡衔不飭,虽 王良 不能以致远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善说》:“子当御,正子之轡衔耳。”
词语分解
- 辔的解释 辔 (轡) è 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:辔头。鞍辔。按辔徐行。 笔画数:; 部首:车; 笔顺编号:
- 衔的解释 衔 (銜) á 马嚼子。 用嘴含,用嘴叼:衔枚。燕子衔泥。 含在心里:衔恨。衔冤。衔恤(含哀,怀着忧伤)。衔戢(敛藏于心,表示衷心感激)。 接受,奉:衔命。 指前后相接:衔接。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:学衔
网络扩展解释
辔衔
《辔衔》是一个汉字词语,意为驾驭马匹时,将嘴勒在辔头上。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:辔(pèi)和衔(xián)。
辔字的部首是车(车边的雄兽)和员(手),字形上表达了马车上手拿辔绳的样子。辔字的笔画数为11画,写法比较繁复。在繁体字中,辔字的形式为轡。
衔字的部首是刀(刀子)和舌(舌头),字形上形象地表示了物品或动物咬住或拿在口中的样子。衔字的笔画数为11画,写法相对简单。在繁体字中,衔字的形式为銜。
《辔衔》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,具体出现的时间暂无确切记载。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,常用的字体也有细微的变化。在古代,辔字的写法常常用作轡,而衔字则保持相对不变。
这个词常常可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见到,例如:“他手握缰绳辔衔,缚住了我所有的风情”。
和辔衔相关的组词有辔头、辔绳、佩辔等。近义词可以是系马、勒缰,反义词可以是松缰、放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