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官的意思、板官的详细解释
板官的解释
晋 、 南北朝 时,诸王及大臣得自委任属官,在板上书授官之辞,谓之“板官”。《魏书·邢峦传》:“詔曰:‘ 峦 至彼,须有板官,以怀初附。’”《文选·陆机<谢平原内史表>》“ 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张含 賫板詔书印綬,假臣为 平原 内史” 唐 李善 注:“凡王封拜,谓之板官。” 明 杨慎 《丹铅总录·虎爪板》:“ 晋 宋 之代,大臣皆得自辟除官属,以板召,谓之板官。”参见“ 板行 ”。
词语分解
- 板的解释 板 (⑥闆) ǎ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:案板。板子。木板。板上钉钉。 诏书:诏板。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,又指歌唱的节奏:檀板。鼓板。一字一板。荒腔走板。 不灵活,少变化:死板。呆板。 硬得像
- 官的解释 官 ā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:官吏。官僚。官邸。官腔。官署。官厅。官爵。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:官办。官费。官方。官府。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:感官。器官。五官。 * 。 姓。 民 笔画数:; 部首:
网络扩展解释
《板官》这个词意思是什么?《板官》指的是明清两代官府在一定地区设立的管理机构,主要负责地方行政和司法事务。这些机构由官员领导,负责维护地方秩序和处理纠纷,同时还参与税收征收和官方监察等工作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:《板官》这个词由“木”部和“官”部组成。它的拆分部首是“木”,表示与木材或相关概念有关。共有10画。
来源:《板官》一词的来源可追溯到明代建立时期。它源于古代为了管辖地方和维护公正所设立的官府机构。在明清两代,这种官府机构被称为“板官”,成为地方行政和司法的重要组织,对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繁体:《板官》的繁体字为「版官」,它的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,只是书写形式有所不同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:古时候汉字写法指的是在古代使用的汉字书写形式。《板官》这个词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比可能有所不同,需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具体的写法。
例句:1. 地方的《板官》负责处理纠纷并维护社会秩序。 2. 他被任命为该地区的一位《板官》。
组词:与《板官》相关的组词有:官府、地方行政、司法、纠纷处理等。
近义词:与《板官》意思相近的词有:县衙、县府、地方法院等。
反义词:与《板官》意思相反的词有:民间自办、私人仲裁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