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不拾遗的意思、道不拾遗的详细解释
道不拾遗的解释
[no one pockets anything found on the road;no one would keep lost articles found by the roadside] 无人捡取路上失物。形容刑法严峻,无人敢犯法。也形容民风廉直,社会安宁
为长陵令,道不拾遗。——《汉书·何并传》
详细解释
谓路有失物,无人拾取。古时用以形容刑法严峻或民风淳厚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 子产 退而为政,五年,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。”《北史·厍狄士文传》:“法令严肃,吏人股战,道不拾遗。”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报仇》:“ 朱源 做了三年县宰,治得那 武昌县 道不拾遗,犬不夜吠。” 毛6*泽6*东 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七:“农会势盛,地方牌赌禁绝,盗匪潜踪。有些地方真个道不拾遗,夜不闭户。”
词语分解
- 道的解释 道 à 路,方向,途径:道路。铁道。志同道合。 指法则、规律:道理。道德。道义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道学。传道。修道。 方法,办法,技术:门道。医道。 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) 指“道教”(中国主要宗教之一,创立于东汉):道观(刵 )。道士。道姑。道行(俷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领)。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:会道门。一贯道。
- 拾遗的解释 ∶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,据为己有涂途不拾遗。;;《史记;孔子世家》夜不闭户,道不拾遗 ∶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拾遗补阙详细解释.拾取他人的失物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期年之后,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,兵革大
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回复:道不拾遗汉语 快速查询。
网络扩展解释
道不拾遗
《道不拾遗》是一个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品高尚、品德正直,指的是一个人秉持道德准则,始终遵守法则,不会做出违背道义的事情。
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“辶+化”,其中“辶”是走的意思,表示道路,而“化”则表示不变。这个成语一共有12个笔画。
据考证,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《荀子·儒效》一文中的对话:“平王问于伯昏曰:‘民之道谁使之?’对曰:‘其自然也。’王曰:‘其自行也。’对曰:‘人主使之。’王曰:‘人主安而民从之。’对曰:‘人主设仁义勇智,而民皆有之,然即舍之不行,臣敢曰由其使也。’王曰:‘民之道何如?’对曰:‘其修天子之道也。’王曰:‘天子之道何如?’对曰:‘不拾遗莫贱于人。’”因此,“道不拾遗”一词由此而来。
在繁体字中,这个成语的写法仍然是“道不拾遗”,并没有什么变化。
在古时候,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,一直以来都是以“道不拾遗”这种形式出现。
以下是一些例句:
1. 他一直是个道不拾遗的人,深受同事们的尊敬。
2. 这个领导非常重视廉洁自律,可以说是一个道不拾遗的榜样。
一些组词可以是:
道义、道德、遵道、遵守等。
近义词有:
品德高尚、守法、遵规守纪等。
而反义词则是:
背道而驰、无德、违反规则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