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国忌行香的详细解释

国忌行香的意思、国忌行香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国忌行香的解释

逢帝后忌辰,在寺观设斋焚香。 宋 王溥 《唐会要·忌日》:“其京城及天下州府诸寺观,国忌行香,一切仍旧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懿宗咸通九年》:“ 勛 虽不能用,然国忌犹行香。” 胡三省 注:“ 唐 自中世以后,每国忌日,令天下州府悉於寺观设斋焚香。 开成 初,礼部侍郎 崔蠡 以其事无经,据奏罢之,寻而復旧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吴江县寺留题》诗:“晨斋施笋唯溪叟,国忌行香祇县官。” 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三:“国忌行香起於 后魏 ,及 江 左 齐 梁 间,每然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,谓之行香。”参阅《唐会要·忌日》。

词语分解

  • 国忌的解释 旧指帝、后的忌日。《唐律·杂律上·国忌作乐》:“诸国忌废务日作乐者,杖一百。” 宋 洪迈 《容斋随笔·国忌休务》:“盖 唐 世国忌休务,正与私忌义等。”《清史稿·礼志一》:“大祀斋期遇国忌,悉改常服
  • 行香的解释 .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。始于 南北朝 。初,每燃香熏手,或以香末散行。 唐 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,或仪导以出街。《南史·王僧达传》:“先是, 何尚之 致仕,復膺朝命,於宅设八关斋,大集朝士,自行

网络扩展解释

《国忌行香》的意思、拆分部首和笔画、来源及繁体

《国忌行香》是一个成语,它的意思是指在国家有重大灾难或国家哀悼期间,不应该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或庆祝祭祀的行为。

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 “国” 和 “行”,其中 “国” 是指一个国家;“行” 是行为的意思。它由两个部首组成。由于它的分解出的每个字都只有一个笔画,所以整个成语也只有两个笔画。

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,当时的人们非常注重对国家的忠诚和尊重。在国家有重大灾难、国丧或者其他哀悼期间,人们认为不应该进行一些娱乐和庆祝的活动,以显示对国家的尊重和悼念之情。

繁体字:"國忌行香"

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和例句

在古代,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略有不同。它的写法是:“國忌行香”。可以看出,“国” 和 “行” 的写法保持不变,但是 “香” 的字形与现在的略有不同。

例句:

在国家丧期,人们都应该遵守《国忌行香》,不举行任何庆祝活动。

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在国家面临重大灾难时,人们的行为表现出对国家的大爱和敬仰。

组词、近义词和反义词

组词:国家、行为、忌讳。

近义词:国家之耻、悼念国丧、祭奠。

反义词:国家报恩、国家庆典。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pq+onaw=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